机械臂灵活舞动,智能吊挂系统高效运转,一块块布料仿佛坐上了“高铁”,在现代化的产线上飞速穿梭;车间内衣料无须人员搬运,随意堆放情况不复存在,地面一尘不染;数字大屏上,用户需求、订单数量和出货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记者近日在赣州兴雪莱服饰有限公司目睹的生产场景,颠覆了对传统纺织企业的印象。
“经过数字化改造,我们研发了‘衣惠云’系统,引进了18条智能吊挂线,实现了全生产线自动化贯通,生产效率及公司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该公司总监徐茂文面露自豪。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赣州市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筑牢“数字”底座,出台专项方案,激发了传统产业发展新活力,助力制造业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持续攀升。
筑牢“数字”底座畅通转型通道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在龙南市,记者来到全国首个县级电子信息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智慧屏幕上,企业注册量、标识注册量、标识存量、标识解析量等数据不断跳动着。“有了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能打通企业设计、生产、流通、消费与服务各环节,促进上下游企业间生产与供需数据资源协同与共享,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龙南市行政审批局干部廖志全说。
聚焦不同行业发展现状、数字化转型需求,赣州打造集约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底座。目前,该市相继建成综合行业、服装行业、电子信息行业3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实现业务、流程、数据全覆盖,有力支撑企业数字化运营管理。
破解部分企业“不愿转”等问题
数字化转型,企业是主体。相较于大型企业,部分中小企业数字化意识薄弱,资金和技术有限,仍面临着“不敢转”“不会转”“不愿转”等突出问题。如何破除难点痛点问题,调动企业投身数字化转型浪潮的积极性?
好政策是关键。为降低企业转型门槛,赣州市出台了《关于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措施》,整合工信、发改、科技等部门有关资金,今明两年预算3.9亿元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对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绿色发展、设备更新换代,符合条件的,分别按项目投资额的15%、8%、8%,给予最高2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奖补。
赣州支持有实力的省内外服务商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分行业分领域遴选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产品提供商,推动服务商深入各个行业了解企业转型需求,围绕企业转型痛点难点问题,着力打造“小快轻准”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让企业卸下负担、轻装上阵。
“下一步,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及时跟进企业数字化水平提档升级工作进度,发挥标杆企业示范引领效应,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企业、示范产线,从而带动更多的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赣州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自动铺装、定位压贴、自动修边……在大自然家居高端智能智造(南康)基地,偌大的车间内只有几名工人“督工”,伴随着大型机械臂作业,一块块地板在生产线上成型。
南康是国内最大的家具生产制造基地。为破解产业链层次偏低等问题,南康区瞄准数字化转型发力点,全力打造数智化样板车间,在500多家规模以上家具企业中复制推广。“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高40%,生产成本降低20%。”南康区工信局局长董毅说。
赣南大地,动力澎湃。赣州各地加快传统产业与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涌现出一批实现数字化升级的制造企业和示范项目,让产业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
纺织服装业是于都县头部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纺织行业因技术瓶颈和用工成本高昂等问题,许多企业曾陷入发展困境。而在近几年,该县纺织服装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让一大批本土企业“老树发新芽”。
在江西卫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纺纱车间,一袋袋棉花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络筒等程序,摇身一变为一筒筒优质棉纱,几名工人在车间内巡看生产过程。
“数字化改造,让所有工序设备联网,实现全流程设备数据采集,用工成本节约了70%,纺纱效率提高了30%。”江西卫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可霸表示,该公司“江西卫棉5G+智慧纺纱”项目还成功入选工信部正式公布的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