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提“质” | 服装产业“数”造底层逻辑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28 16:29:13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抢占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不仅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更积蓄着面向未来的发展潜能。行走在纺织集群、产业园区、企业车间,尽是纺织行业高端化、智能化、时尚化、绿色化发展的身影。即日起,《纺织服装周刊》特开设向“新”提“质”栏目,让我们从纺织产业发展的故事中,追寻纺织新质生产力诞生的源头;从前沿领域的变革中,见证中国纺织产业新质生产力的蓬勃进程。

  数智融合,是我国立足于经济发展时代特征提出的新经济概念,是科技创新发展呈现的高级形态。随着中国服装产业踏上“时尚强国”的新征程,数字化引领着企业品牌建设、产业链协同创新等要素,构成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其先导性也在引导着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多主动权。

  数字生产力的疾驰发展,不仅重塑了生产方式,更深刻改变了服装企业的业务逻辑与价值体系。

  数字化仍在初级阶段

  在探讨新时代服装行业的演进脉络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明确指出,服装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人类社会各领域的巨大变革和颠覆性创新。转型就是产业形态的改变,新技术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应用,推动和催生着产业生产范式、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企业持续的创新力就来自科技创新的支撑,来自产业链的现代化。”

  这正是当下服装产业数字化的核心要求,即构建中国服装的现代化产业链,以科技创新为转型升级的基石,借助数字化实现面料至成衣的全流程智能操控与精益管理;以要素配置为保障,构建“数智化管理+智能化设备”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人力的最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最高提升;以产业升级为关键,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此,东华大学教授闻力生将数字化转型细分为规范级、场景级、领域级、平台级、生态级五个阶段,并指出我国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整体尚低,服装企业亦是如此,九成以上企业仍处于数字化初级阶段,即规范级,要达到智能化特别是智能化的制造工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现在,基于数智化的智能工厂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它是在产品设计、工艺规划、计划控制、制造运营、生产跟踪反馈等基础上进行数字化和数据化的集成,从而形成基于数智化的智能工厂总体架构,要实现这样的数智化转型目标确实难度很大。”闻力生解释说。

  服装行业从工业化时代产生并延续至今的专业化和职能化分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肢解了企业的整体性,使得企业组织管理日益碎片化,这种组织方式在经历了信息化建设后依然呈现出新一轮的数字式碎片化。

  不畏征途,从底层起变革

  前路漫漫,但在数字化驱动的征途上,部分企业已走在前列,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便在其中。通过研发、生产、服务、管理等多领域的全面数字化,华利达开启了深度变革之旅。

  如今,华利达每道工序上都有标准工时。华利达IE部经理吉雪峰表示:“装衣领的标准工时现在是54秒,我们根据‘二八原则’设定,即80%的一线员工能达到或超越这一速度。”这一组标准工时不仅是华利达数字化的基石,更是其规模化快速响应能力的保证。

  华利达更有一场精彩的“数字化之旅”:自主研发的工作站与工业互联网标识码,记录着布料从剪裁到出库的每一步;缝制在水洗标上的射频识别芯片,则承载着成衣从进店到销售的全周期数据,实现从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变革。2023年,数字化转型使华利达的整体生产效率至少提升20%,成本下降10%。

  红豆男装5G智能全连接工厂则展现了另一番智能化景象。订单自动进入各生产环节,检验人员借助吊挂PAD确保产品质量,西服在缝制与整烫车间间高效传递,工人通过“机针管家”实现自助换针。经过智能化改造,红豆西服智能工厂的库存减少了30%,单耗成本降低了10%,生产效率提高了32%。这背后,不仅是红豆数智化建设的硕果,更是其以创新激活消费力的体现。

  由下至上,融合开新局

  服装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往往首先关注的是企业转型后所带来的利益,其次是能否连接更多消费者,建立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组织文化。如何有效利用各类数字化,汇聚形成企业整体智慧,成为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之一。

  而由下至上,依托电子商务服务模式,服装电商由消费端向生产端延伸,也开启了企业链全流程在线服务新时代,成为国内企业互联网先行先试的典范。

  随着电子商务与服装企业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成为重要风口,品牌服装厂商纷纷布局“云端制造”平台,使得云端制造协同服务快速兴起。

  如阿里犀牛智造平台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将服装企业行业洞察、销售预测与设计、生产制造等全部打通,提供端到端的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措施,实现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打造独立的数字化定制服务,赋能国内多家服装工厂。

  此外,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也实现了C2M规模化定制服务;万事利集团依托AI技术,可为全球每个人设计1万条不重复丝巾;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云翼智能”平台,开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交付时间由15天缩短至7天,物耗能耗下降10%以上。

  数字化在重塑服装产业逻辑的同时,也在衍生新项目,一种“共享工厂”的新模式正在广受推崇。区别于传统代工模式,共享工厂联合各服装生产企业,依靠数字化分析,统筹各企业的生产线空档期,组成“虚拟联合工厂”生产模式,真正做到产能与订单共享,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

  据介绍,服装生产企业只需通过手机下单,平台接收后就可以自动测算裁剪所需费用,将任务快速分发到加工中心,布料运送到加工中心,完成裁剪后通过物流流回工厂,并在线上完成结算和付款。

  继“1688淘工厂”平台后,浙江桐乡、广东中山、福建石狮等地服装企业的“共享工厂”也在迅猛发展。即使在当年疫情之下,福建石狮服装“共享工厂”也有超过12万件海外服装订单陆续上线生产,工厂开机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

  直至今日,数字化为服装行业带来的变革、阵痛与惊喜依旧只是个开头,展望未来,数字技术将推动新研发、新制造、新工厂、新贸易、新零售等在全产业链全方位融合,研发设计端在线服务、制造端供应链协同服务、生产端“共享工厂”服务、零售端智慧门店服务等新模式将在全国各地纷纷落地。(董笑妍)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