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赋能 海宁“重启”传统优势产业发展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5-29 09:32:51 来源:杭州日报

  传统优势产业一直是海宁的刚需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更是海宁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大底色、最足成色、最亮特色。

  昨天,海宁市召开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启动大会,以政策的“加码赋能”撬动海宁传统优势产业再创发展新辉煌。

  数据表明,传统产业一度占到海宁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近80%。皮革、经编、家纺、服装、袜业、家具、五金、印刷包装等8个传统优势行业,总产值838亿元、规上企业886家、出口总额393.8亿元,占比分别为35%、52.9%、53.5%,撑起了海宁经济的“半壁江山”。

  尤其是近三年,传统产业税收占海宁全市64.7%。去年制造业应征税收排名前50的企业中,传统企业占了34家。

  以皮革、经编、家纺、服装、袜业为代表的时尚产业,构成了海宁市传统产业的主体,也是海宁永不褪色的“金名片”。从全国占有量的角度看,更是让人惊叹:其皮革、经编、家纺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55%、20%、30%。

  在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海宁诞生了两大专业市场、8家上市企业,涌现出一批富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和知名品牌。“中国皮革城”和“中国家纺城”是行业龙头市场。

  这座城市因传统产业而繁荣,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又促进了工业化。依靠海宁经开区、经编园区、“中国皮革城”的辐射带动,推动了边界拓展和人口集聚,让硖石街道拥有了“小上海”的美誉,传统产业集聚度高的海昌街道和许村镇,人口分别超过了13.9万人、29.8万人。

  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曾经”。

  近年来,与全国许多地区产业遭遇的问题一样,海宁传统产业进入转型期、阵痛期,企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规模、质量、效益,即规模增长放缓、企业质量不高、市场效益收缩。

  针对这三个困难背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海宁市委书记徐明良提出传统产业“六问”:“作为政府,如何建立公平公正的政策体系,推动良性发展?如何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推动赋能发展?作为企业,如何推动产业链向高攀升,推动集群发展?如何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创新发展?政企双方,如何抓住有利机遇,推动乘势发展?如何借鉴周边地区经验,推动突围发展?”

  这分别对政府、企业和政企双方提出的现实问题,正是传统产业转型过程中必须直面的“天问”。

  海宁给出的答案是“六个必须”:必须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重、必须坚持高效服务和依法管理并重、必须坚持企业发展和补链强链并重、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并重、必须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并重、必须坚持学习借鉴和海宁实际并重。

  “我们看到问题、直面问题、再剖析问题,最后千方百计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干好传统产业的基本逻辑。”徐明良说。

  答案找到了,答案完善了,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就有了极大可能。而下决心让传统产业再度焕发生机的海宁,政策支持诚意满满。

  大会上,《海宁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发布,以4大行动、24项举措,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推动更多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全市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海宁市支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若干举措》发布,明确15个方向、33条举措,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

  会上还举行了海宁市时尚产业集群“链长”授牌仪式,由海宁市人大、政协相关负责人分别担任皮革、经编、家纺、服装、袜子等产业集群“链长”。由此,海宁市产业集群“链长+链主”制正式启动,12位“链长”均由市领导担任,做好协调服务,带头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32家“链主”企业,作为各自产业链的“老大哥”,发挥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号召力,深化分工合作,带动兄弟企业合力干,实现“一家企业引领一个产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