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动,也非常感谢。有政府做后盾,有技术部门的支持,我们在老家也能增收致富,不用再背井离乡打工了。”近日,记者跟随帮扶队伍来到冕宁县棉沙镇洋房村四组,见到了准备在家乡发展蚕桑产业的村民李永丽。
村民有干劲!发帖求助解创业难题
“这些年,我们两口子在外面打工,家里的老人、孩子都没照顾好,房子里面都是蜘蛛网。在外面打工也辛苦,今年就想留在家乡创业。”今年43岁的李永丽告诉记者,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前两年她也外出打工,留下三个孩子和年过七旬的公婆在家。三个孩子中有两个上高中,其中一个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这更让李永丽坚定了返乡创业的想法。
“我们虽然地处雅砻江峡谷地带,但家门口就是248国道,交通便利。本地有种桑养蚕的传统,现在养蚕风险低,见效快,蚕茧不愁销路,所以我想发展蚕桑产业。”李永丽说,目前自己最欠缺的是经验和技术,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帮助。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牵头招商引资,设计桑园,打造旅游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于是,2023年11月30日,她在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麻辣社区“群众呼声”版块留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呼声有回音!政府明确帮扶措施
“村民们热爱家乡,勤劳肯干的精神让我们很受触动。我们通过麻辣社区群众呼声平台收到村民的留言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办理。”冕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赵寒介绍,经过多部门商议,当地形成了由政府统筹、县蚕业产业发展中心牵头、棉沙镇配合的办理模式,明确了具体的帮扶措施。
2023年12月6日,冕宁县蚕业产业发展中心公开回复李永丽,表示将结合当地实情,聚合乡村振兴、县蚕桑产业发展资金、企业扶持资金等,对棉沙镇蚕桑生产进行恢复性试点,培育10-50亩规模的养蚕大户、家庭农场,推动成立蚕桑合作社,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帮扶有温度!技术到田,服务到家
“这个桑树老桩冬天要进行修剪,来年春天才能长得更好……”2月26日,由冕宁县蚕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马绍东带队,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再次对李永丽等村民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并对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指导。
马绍东介绍,桑树和蚕可谓浑身是宝,其中桑葚富含花青素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水果,桑叶可喂蚕,老桑树可用于培养中药桑黄,而蚕茧、蚕沙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再加上近年来凉山、攀枝花等地实行蚕茧最低收购价的扶持政策,蚕桑产业前景十分可观。“发展蚕桑产业重点在技术,因为蚕对环境的要求很高,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行。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发展规模,规避风险,建议一户发展10亩左右即可。”马绍东还主动与村民互留联系方式,随时接受村民的咨询。
创业有底气!今年种桑,明年见效
“真的很感谢,有你们的帮助,我们干事创业更有底气,更有信心了。”李永丽向技术人员握手致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表示,今年将和亲戚们一起种植桑树十余亩,争取明年见成效后扩大规模。
“我们棉沙镇原本就有种桑养蚕的传统,前些年因为青壮年外出打工、市场波动、技术落后等原因,蚕桑产业陷入了停滞状态。现在,村民们想重拾养蚕,我们非常支持。”棉沙镇党委副书记马强说,将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帮助村民们持续增收。
未来有规划!试点推广惠及更多人
记者了解到,蚕桑产业是冕宁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产业之一。截至2023年底,全县种植桑树4.28万亩,2万余户农户参与发展蚕桑产业。仅蚕桑这一项,就帮助蚕农人均年增收约7000元。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督促力度,督促县蚕业产业发展中心落实好各项帮扶措施,推动雅砻江片区的蚕业发展。”赵寒表示,棉沙镇恢复蚕桑生产的试点成功后,将进行推广,力争惠及更多村民。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