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周村:多方座谈共同为淄博丝绸产业“把脉问诊”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1-31 09:58:15 来源:齐鲁晚报网

  城市的出圈,使得淄博“文化灵魂三件套”——陶瓷、琉璃、丝绸从未像现在这样备受从文化到市场层面的深度关注。

  年关将近,作为淄博“文化灵魂三件套”的丝绸产业站在了新旧交替的交汇点上——随着各地文旅行业创新以及传统工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内卷”之势愈演愈烈,作为兼具工业与艺术属性的复合品,淄博丝绸的前路还将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

  所幸,行业者们并没有被动等待。

  比如,位于淄博制丝厂原址所在地的周村区丝绸路街道办事处,于1月24日下午邀请与丝绸关联的政企学媒多方专家,以一场座谈的形式共同为淄博丝绸产业“把脉问诊”。

  1

  这场由周村区委宣传部、丝绸路街道联合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以“同贺百年商埠共话丝绸名城”为题,在丝绸路街道城市共享空间内刚刚揭牌不久的“丝路会客厅”举办。

  记者注意到,丝路会客厅内全面梳理和展示了周村丝绸行业从古至今,特别是1904年周村开埠以来的复兴、蝶变历史,以及对未来丝绸行业的发展脉络。

  不仅如此,丝路会客厅还存放了大染坊丝绸、海润丝绸、凯利丝绸、周村烧饼为代表的艺术展品,会客厅参考结合了业内专家的意见,共同完成了厅内的展位设计。

  同时,这里还是一个协商议事、交流座谈、多方共享的平台,兼具商会活动、招商引资、好品展示、城市书房、直播空间等功能。

  该场座谈会由周村区丝绸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文晓主持,淄博市政府研究室主任魏汝俊,淄博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梁鹏勋,周村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华伟,周村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丝绸文化研究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20余人汇聚一堂。

  “我们是以丝绸命名的街道,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讲好周村丝绸故事、传承弘扬丝绸文化、壮大丝绸纺织产业贡献一份力量。”王文晓在主持座谈会时说。

  周村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华伟在致辞时鼓励在场专家学者们尽情发言,提出宝贵建议,共同研究探索丝绸创新发展、名企名品培育、丝绸人才培养、文产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新实践。

  “丝绸里话丝绸”,一场长达4小时的深度对话,设置在这样一个丝绸共建、共治、共享的空间,无数灵感氤氲在用无数丝绸元素凝聚的文化底气之中不断升腾。

  值得注意的是,座谈会的内容并不仅仅是浮于“丝绸”二字的空谈,而是基于一则干货满满的“锦囊式”报告——淄博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梁鹏勋以《关于加快丝绸纺织服装产业向中华时尚产业转型发展的调研与思考》为题作了主题发言。

  2

  记者发现,梁鹏勋的发言内容围绕产业大势、发展底气、未来路径展开,会同周村区政府、山东轻工学院等多方调研论证,针对“如何破解淄博丝绸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低端锁定’困局,抢占中华时尚产业发展制高点”进行了整整14页纸的分析。

  其中,“服装与时尚”多次被提及。

  梁鹏勋认为,从全国“国潮”“民族风”时尚风向,到齐都“冠带衣履天下”的文化底蕴,再到如今淄博频频出圈的城市品牌形象,以丝绸作延伸发展时尚产业,无论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还是推崇国潮文化的Z世代消费需求,都为消费市场带来了广阔机遇。

  而品牌与文化的带动,是拉动淄博时尚产业发展的关键。

  基于上述情况,梁鹏勋提出了对策:按照“淄博加工—淄博制造—淄博设计—淄博创造—淄博时尚”的路径,加快构筑中华时尚产业、建设北方“时尚之都”,打响“齐风华服”地域品牌矩阵。

  他建议以鲁泰纺织、大染坊等为龙头,通过行业联合攻关,率先开发学士服、商务服、婚服、休闲潮服等系列产品,着力开发服装产业链。

  “服装产业除了做工、用料,更看重品牌、概念、设计,我们必须打响自己的服装品牌,只有率先强化‘国服’概念才能抢占服装市场。”梁鹏勋说。

  在场专家学者均对梁鹏勋培育丝绸服装时尚品牌的观点,表示赞同。

  但有认可,也有争议——现场也有专家对品牌名的定义存在疑问。

  “‘华’的概念涵盖了全国,从历史和地域的角度出发,以‘华服’命名,是否难以让人联想到是我们本地的品牌。”淄博著名文化学者李庆洪首先提出疑问。

  为此,梁鹏勋作出回应,以“华服”命名是为能够加强淄博与国家级文化定义的关联,从而率先拿下“中华服饰”的定义权。

  此外,许多观点纷纷指向文化的挖掘与开发上。

  “比如中国四大爱情故事,其中有三个起源于淄博,但却鲜有人知,我们无论做丝绸还是做其他产品,一定要注重文化的赋能,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能力,将全市的文化历史通过丝绸一起说给大家听,才能在品牌塑造上独树一帜。”周村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王生华提出了这个观点。

  王生华还认为,淄博丝绸应与当下的国家战略相结合,积极对接国家资源,为淄博丝绸文化寻找底气和支撑。

  3

  当与会者们一致讨论关于丝绸产业的“创新”时,李庆洪则将关注点回归丝绸历史文化的“守正”。

  他认为,在当前人们对文化不断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讲“好”丝绸故事,在展馆和文化产品的记载中保证历史的严谨度和专业性非常重要。

  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做好传统产业的传承。“创新要切合实际,不能盲目跟风,随意开发,我们一定要坚守丝绸在内的老字号、非遗、民俗等传统文化,同时考量所在片区的功能性,因地制宜延伸丝绸产业。”他说。

  改变,还是改变,这是一直不变的声音。

  现场的交流愈发热烈。

  作为直面丝绸市场的企业家,淄博凯利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翟先宝、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盖占峰、淄博海润丝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先祯、汇北绸布庄总经理曹务凡也在座谈上表达和展现了自己对淄博丝绸发展付诸的热忱与行动。

  他们一致认为,一定要发扬鲁商精神,团结起来,发挥龙头作用,共同打造属于淄博的丝绸品牌。

  与此同时,教育者们也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使命在肩。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纺织工程系纺织服装工业设计中心主任丛文新,就从丝绸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这次座谈会为教育者们挖掘丝绸元素,创新丝绸专业教材提供了更多思路,将来学校可以加大与丝绸相关部门、企业的合作,为淄博丝绸行业培养更多人才。

  “丝绸产业长久发展,人才是动力源,育才是当下作为丝绸文化继承者与教育者的任务所在。”丛文新说。

  这场座谈会,从当天下午3点开始,一直到晚上7点左右结束,全程近4个小时。王文晓等人全程聆听了会上提出的建议,并承诺:将认真梳理,全力做好服务与支持工作,积极融入淄博丝绸产业发展的大局中。

  对话结束,但考验才刚刚拉开序幕,报告中所描绘的发展蓝图,是否真的能在实践中转变为现实?

  如果说“丝路会客厅”是当下淄博丝绸行业者们努力改变的第一步,那么未来,外界希望淄博丝绸产业在破局的道路上,能够不断迈出第二步、第三步……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