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蒲花社区千亩蚕桑种植基地内,刷白防害等冬管工作正进入尾声,村民们收枝、翻土,桑园里一派繁忙景象。
黔江区是重庆市规模最大的蚕桑养殖基地。但在过去,由于养蚕产茧效率相对较低、产业链较短等因素,桑园撂荒的现象时有出现。
2020年,在山东省日照市的协作支持下,日照海通茧丝绸集团入驻黔江,并注册成立重庆海通茧丝绸公司,助力当地构建起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桑蚕生物资源加工—外贸—桑旅融合的蚕桑全产业链,年产值达8亿元。
蚕桑养殖面临四个短板
黔江自古就是蚕桑之乡,据《黔江志》记载,当地栽桑养蚕已有250多年历史。
2001年,黔江区依托第一轮退耕还林试点和石漠化治理等工程,将蚕桑产业纳入三大农业支柱产业,探索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逐步成为重庆市规模最大的蚕桑养殖基地,种植面积达9.5万亩。
“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我们的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存在着四个短板。”黔江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首先是蚕桑投入不足,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加上管理技术落后,养蚕产茧效率相对较低。
其次是产业资源开发尚未形成规模,基本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产业链较短、外销市场不广。
再次是创新投入不足,无论在前端种桑养蚕,还是后端加工转化,依然沿用传统方式和老旧装备。
另外,蚕桑产业的新产品开发不够,品牌带动效应不强。
引入山东企业巩固发展3万余亩桑园
日照海通茧丝绸集团是国内蚕桑行业的头部企业,生丝年生产能力2500吨。
2020年,该公司进驻黔江区,注册成立了重庆海通茧丝绸公司,建立了标准化厂房,配置缫丝设备和蚕茧干燥设备,以“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在金溪镇、石家镇、水市镇、水田乡、白土乡等11个乡镇,巩固发展3.69万亩桑园。
为了保障蚕农的效益,黔江区推行政府支持基地建设、企业主导基地管理、蚕农自主生产的基地建设模式,在全国率先试点整区蚕茧收益保险,实行“收购价+保险收益+生产补贴”政策。
在该政策的支持下,黔江蚕茧收购均价从35元/公斤上涨至50元/公斤,鲜茧收购价同比增幅达42.8%,蚕农每担鲜茧收入达2500元。
黔江区还创新蚕桑产业生产技术体系,与重庆蚕科院黔江分院以及日照海通茧丝绸集团等企业合作,攻克解决了分批次养蚕安全间隔时间及晚秋养蚕套养与加温问题,拉长养蚕时间,提高单位产茧量。
延伸产业链条将蚕桑“榨干吃净”
在日照市的协作支持下,黔江区培育了重庆弘凡农业、君泓食用菌种植场、重庆坳香情香烛公司、重庆伍柳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初步形成蚕茧、丝绸、桑食品(桑枝菌、桑叶面、桑茶等)、桑药、蚕蛹高蛋白食品、丝绸博物馆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例如,重庆弘凡农业将废弃桑枝加工成食用菌培养料,用来生产桑枝黑木耳、桑枝平菇、香菇和桑枝秀珍菇等,年产桑枝香菇100吨,桑枝木耳300吨,香菇酱20万瓶,综合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
又如,黔江区利用鲁渝协作资金310万元,加上重庆汉珍玉丝有限公司自筹的400万元,在石会镇工农村兴建规划建设桑叶黑茶、桑叶面生产线,水洗蚕丝被和蚕沙枕组装生产线。
此外,黔江还在濯水古镇建立武陵山丝绸博物馆,在太极市级蚕桑小镇建成蚕桑文创体验馆,展销服饰、伴手礼等丝绸产品以及丝绸生产工艺和黔江桑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