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强,浙江省农科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蚕遗传改良与饲养研究室主任、蚕种岗位科学家,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首席专家,浙江省蚕桑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首席专家,浙江省蚕桑学会理事长、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中国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委兼蚕遗传育种专委会主任、国际丝绸联盟教育科研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入选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2023年荣获第五届“最美浙江人·最美科技人”荣誉称号。
在杭州石德立交桥下,有一大片桑树林,那里是浙江省农科院蚕茶研究所的桑树实验田,所长王永强的工作地点就在旁边的育种大楼里,观察蚕宝宝、研究育种,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
素有“丝绸之府”美誉的浙江,蚕桑是传统特色产业与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蚕桑农业文化的熏陶下,王永强从1988年开始学习蚕桑专业,从事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的30余年里,他带领团队专注于蚕种质创制、新品种培育、智能化设备研发、蚕种高效生产模式建立等方面的研究,为古老的桑蚕业注入了源源活力。
攻克家蚕性别控制核心技术
农桑并举、男耕女织,江南的机杼声已经回荡了数千年。
种桑、养蚕、缫丝、织绸……从过去的手工作业到今天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性别控制培育良种,从种植业、养殖业到丝绸工业等多元化的产业链延伸,蚕品种是整个蚕丝业的基础,优良的蚕种,是整个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而技术正是发展的关键。
“农户养的常规蚕品种,一般来说雄蚕、雌蚕各占50%,雄蚕的蛹体很小,所以包裹它的丝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王永强介绍,雄蚕茧、丝不管是品质、出丝率等各方面,都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极其诱人的经济价值。近代以来,蚕业科学家们梦寐以求想做的是通过性别控制,培育雄蚕新品种,同时改进雌雄鉴别技术,提升蚕桑业的生产效率。
“养雄蚕不难,难点在于性别控制。”王永强说,“半个世纪以来专养雄蚕技术的实用化一直难以突破。”1995年,在科技部、浙江省科技厅等重大项目的资助下,浙江省农科院从俄罗斯科学院引进了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品系和相关知识产权,并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技术攻坚。
2005年,王永强参与育成国内外首对通过审定的专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该品种饲料成本降低10%,产丝量增加20-25%,丝质达分类标准最高等级6A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大规模生产雄蚕丝的国家。
同时,经历长达二十余年的技术攻坚,王永强团队突破了蚕种生产需人工鉴别雌雄蚕蛹的技术瓶颈,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我国蚕品种的雌蚕无性克隆热激诱导技术体系,把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孵化率从10%以下提高到了90%。利用高孵化率雌蚕无性克隆系,在国内外率先育成“浙凤1号”“浙凤2号”全新单交蚕品种并通过审定,杂交种生产可免雌雄鉴别,开辟了家蚕良种繁育新途径。该成果获2021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蚕桑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迎来又一次重大突破。
新蚕种开辟“新丝路”
柔软光洁、色彩明丽的丝绸制品曾与阵阵驼铃相伴,打通了“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桥梁。而今,中国蚕种打“飞的”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在古老的亚欧大陆上续写“新丝路”故事。
2020年,浙江与乌兹别克斯坦成立了蚕桑技术研究实验室,王永强是“浙江-乌兹别克斯坦蚕桑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方负责人及乌兹别克斯坦丝绸工业部部长顾问。
地处中亚腹地的乌兹别克斯坦,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种桑养蚕历史悠久,如今是全球第三大茧丝绸生产国。“乌兹别克斯坦地处内陆、中纬度,传统蚕桑品种特性主要为抗寒抗旱,而且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较低。中国的蚕桑种养技术优势明显,浙江的蚕种特性主要是优质高产,彼此可以优势互补。”王永强介绍,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茶研究所选育出的家蚕品种“明湖春江”,凭借抗性强、产量和质量高的优点,在乌兹别克斯坦大量推广应用。
除此之外,王永强团队正在对乌兹别克斯坦具有代表性的45份蚕桑种质资源进行全基因组的分析,从中挖掘优异资源以及重要的功能基因,为今后双方在品种选育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础。“按照‘一带一路’倡议,我们要通过政府间项目合作,为中乌两国蚕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王永强说,“浙江蚕桑业的发展正在强化核心优势,着眼于更广阔的国际平台,通过对外开放和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小小蚕宝,青青桑苗,牵起了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深厚情谊。目前,由王永强主持育成的蚕品种累计出口近100万张,为乌兹别克斯坦蚕农脱贫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升了我国种业的国际影响力。
坚守科技助农初心
科技助农,为乡亲们蹚出一条致富路。这是王永强坚持钻研农业领域多年的初心。
作为中组部等六部委选派的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王永强承担了陕西安康、广西百色、四川凉山等重点县域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一直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促进蚕农增收、企业增效,助力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谈起在云南保山一个刚脱贫的县实地调研时遇到的场景,王永强感受良多。“当时看到一户农户家里,爷爷独自带着两个孙女,养蚕是他主要的收入来源,能够养活他们一家,还能供孙女读书。看着来自我们育成的蚕桑品种在云南得到应用,还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我发自内心的自豪和欣慰,觉得这么多年的辛苦都值了!”
如今,王永强团队育成的蚕品种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在浙江、四川、云南等地繁育推广蚕种98.45万张,新增社会经济效益9.12亿元。其中,在浙江淳安县推广应用,覆盖率达80%以上,促进了淳安县蚕桑产业提升和蚕农增收,助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
“对于农民来说,养蚕是一个没有太高技术门槛的生计活儿,在家里就能进行作业,蚕茧也不愁卖不出去。”王永强说,“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改良、优化育种技术,培育更多更好的新品种,让农民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未来,王永强也将在他所热爱的土地上,继续深耕、创新,不断探寻养蚕的新“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