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修水:论文写在桑园里,小院育出大产业

http://www.texnet.com.cn/ 2023-10-11 08:13:42 来源:修水县科协

  江西省修水县传统农业产业有“两茶一桑”等,群众发展积极性较高,修水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产业是全县传统的农业支柱产业,蚕桑种植面积达到9.3万余亩,分布有20多个乡镇,全县从事蚕桑产业达20000多户。

  2021年7月,依托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江西省修水桑田蚕业有限公司”,由江西农业大学、九江市科协、九江市农技协联合会、修水县科协、修水县农技协联合会等单位共同建设“修水县蚕桑科技小院”。小院引进江西农业大学桑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岗团队,由江西农大魏洪义教授带领8名研究生扎根蚕桑基地生产一线,开展桑树病害绿色防控、虫害以及农药残留等方面研究。小院成立以来,一直坚守不忘服务于农户“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初心,牢记“深入生产、了解农业,深入基层、了解农村,深入农家、了解农民”的“三农”使命,为巩固当地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一些成效。

  整合科技队伍资源,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依靠江西农大“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优势,在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组建了“桑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团队入驻科技小院,团队成员有1名教授、3名副教授、1名博士讲师、赣北站站长以及8名研究生,并联合省蚕桑体系首席专家和各岗站专家,围绕修水的蚕桑特色产业,从栽桑到养蚕,从生产到销售,从线下到线上,指导当地蚕农防虫治病,推广栽桑养蚕新技术,为科技小院所在的黄溪村及周边乡镇蚕农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2022年,修水县蚕桑科技小院开展蚕桑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21次,培训农户超过600人次,开展线上技术指导超过100次,培训蚕桑种养乡土专家68人。

  扎根一线精准服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领衔专家魏洪义教授带领研究生扎根蚕桑基地生产一线,以黄溪3000亩桑园为实验基地,累计入驻天数260天,撰写日志132余篇,采取“性引诱剂诱虫灯+粘虫板综合治理”的模式对桑园进行绿色防控,积极开展桑树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使科技小院所在的黄溪村桑园主要害虫得到有效控制,其中桑螟危害率降低了三分之一,桑蓟马等害虫危害率减少40%以上,同时该技术已推广到周边多个乡镇。小院联合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专家姚金宝等在黄溪村创新推广“小蚕工厂化、大蚕省力化、上蔟自动化”的养蚕新模式,减轻了养蚕劳动强度,大幅提高了养蚕的经济效益,全年可养蚕16批,年产值达1000万,一亩桑树养丝茧利润达8000元,养种茧利润达14000元,该村已成为全省重要蚕种基地,占全省制种量的85%,蚕桑成为百姓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乡村生态振兴。桑树病虫害种类多、为害重,不仅降低了桑叶产量及质量,而且由于乱打药还严重影响到家蚕安全和生态安全。江西农大桑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团队以科技小院为平台,重点引进和集成了桑树主要害虫的性诱剂、食诱剂、粘虫板和杀虫灯等非化学农药防治技术。2年时间里,该团队在桑树病虫害防控方面,制定和印发应急预案4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件、发表科技论文5篇。目前正在将这些研发成果进行补充完善,研制出相关的技术规程,把这些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到全省蚕桑产业。2022年,该项新技术推广到吉安市永新县,帮助蚕农桑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取得了良好效果。

  研究生们用实际行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学子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殷殷嘱托。2023年8月,修水蚕桑科技小院运行良好、成效显著,正式获批升级为国家级科技小院,这是全省唯一一家蚕桑产业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小院。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