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全链编“织” 打造亿元产业“航母”

http://www.texnet.com.cn/ 2023-04-27 14:42:34 来源:福建日报

  近日,华安经济开发区针织机械产业园占地200多亩的一期项目竣工。针织机械产业作为近年来华安县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从最初的一家配件厂,到以漳州市永良针纺机械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7+9”针织机械上中下游企业,逐步完善针织机械产业全链条。目前,针织机械产业园区初具规模,经济总体效率提升,已形成大圆针织机从整机到60%的配件供应链,年总产值达15亿元以上。华安的针织机械产业正大步迈向智能制造和互联互通的发展转型方向。

  车间炼就造出“心脏”

  机器针织起源于1589年,英国人发明了第一台手动脚踏式袜子编织机。20世纪80年代,针织机器从欧美来到亚洲日韩国家,再从台湾地区进入大陆市场,整组针织机械几乎全依赖进口,“按当时的汇率,进口一组整机也得花费十多万元”。

  李阿扁与李东明都是漳州人,先后从技工学校毕业进入台资针纺机械企业。从学徒干起,切割、铣床、磨床、加工、组装、销售……在轮转了车间每一道工序后,一个当上了厂长,一个成为车间主任。历练数年,二人攒足了经验,于2011年创办漳州市永良针纺机械有限公司,成为落户华安的首家针织机械企业,专注生产针织大圆机核心部件。

  针织大圆机是一种用于纺织服装、装饰面料、工业用布等领域的设备。“我们所生产的是大圆机的‘心脏’,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李东明坦言,创业之初,小规模作业只能承接少量、简易的生产订单,营收也只够专注投入核心部件的研发。就这样,永良开启了小众赛道的高精度探索。

  “想要30寸也想要34寸。”客户一个不经意的想法,研发团队就此展开结构性互换的研究实验,并成功研发“30、34可变可拆布”,2017年申请专利《免拆变换高精密耐磨针织机三角》,由原来一台机器生产一种尺寸布,改变为一台机器生产两种尺寸布的全新机型。

  “产品组装后出口到非洲地区,受气温和作业机器摩擦影响,设备结构极易变形,我们就要重做稳定性结构试验。”李东明说,针织设备行业虽在国内迅速发展,但国产针织设备要想满足高档针织的个性化需求,研发团队仍要对产品精度、外观、功能等方面发力创新。

  十年间,从0.02毫米到200公斤的零配件,从年产300组到年产7000组,年产值达3亿元。永良先后突破高精密免拆变换防晃三角、防震动针织机中心组、热处理工艺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成为亚洲同类型针织机配件最大生产商,占据全球针织大圆机行业35%的市场份额。

  “做好配件,供给整机。”作为华安针织机械产业的“心脏”,永良的全速前进,同步提升了上下游产业的订单量变与质变,随即吸引了福建永宏、兴纺等兄弟企业前来投资。

  园区内可形成整机

  赵京阳与永良的缘分由来已久,曾与李阿扁、李东明共事同一家台资针织机械企业,后来又与永良保持合作伙伴关系。

  “永良做‘心脏’,我们做整机,加上其他配件企业。遇到订单问题,大家招呼到一起思考讨论,共同研发新机型,能提高好几倍的产能效率。”2020年,赵京阳的福建兴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落地华安,以设计开发和生产制造新型、节能、高效的针织大圆机为主。

  在兴纺生产的整机中,可采用电脑选针器在针筒上进行成圈、集圈选针,编织出任何复杂组织结构的工艺图案,通过花型准备系统转换成专门的控制指令,从而生产出贴合人体工程学的舒适美观服饰,如今更普遍运用于汽车顶棚、坐垫、地毯以及医疗用布等,为客户量身定制各种针织大圆机,产品90%出口,搭上中欧班列,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培育一家,引来一串。在聚集效应逐渐凸显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针织机械是淘汰的老产业了吧?”“有必要专门搞个产业园吗?”

  “针织机械并非传统的纺纱纺布。人要穿衣,针织机械就一直会有新业态产生。”2022年1月,华安县进一步明确项目发展方向,计划总投资25亿元、总规划用地500亩的针织机械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园区以针织大圆机、插片、沉降片、五金机械配件等生产制造为主,在现有的永良、兆鸿、泳力泰、兴纺、永宏、辉盛、欣程经纬等7家针织机械企业的基础上,一次性招引9家针织机械龙头企业入驻。

  “老企业的沉淀招引新企入驻,新企的投产推动老企技改。”华安县委书记叶毓将立项初心和产业前景娓娓道来。在他看来,众人划桨开大船,老树也能发新芽。在为针织产业腾出连片发展空间之后,从针织机械产业链配套企业清单着手,推动一批产品配套、市场匹配、优势互补的针织机械企业落地。

  譬如,针织机械需要原配件支撑,根据针织企业降低成本的刚性需求,从产品契合度入手,先后引进了鑫宏隆五金配件、永宏针纺机械等配件企业入驻,初步实现60%以上的配件在本地生产,大幅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形成完整的针织机械产业链条,待全部投产后,产品将涵盖针织机械整机及90%以上配件。

  思路决定出路。目前,产业园全部项目接近完工,待投产后,新增产值可达50亿元,年新增财政税收近亿元。其中,一期205亩园地建成后单位土地产值可达1000万元/亩,单位土地利税可达15万元/亩。

  山坳里走出全产业链

  “要紧盯亩产指标,让土地更有含金量。”4月17日上午,在华安经济开发区针织机械产业园内,一场擂台赛如期举行,各乡镇驻开发区办事处主任齐聚在此,比拼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管委会的主要负责人就各个项目进展情况作出点评,提出建议。像这样的擂台赛每周都会开展一次。

  “之前项目建设过程中土方不够,开发区和挂钩的马坑乡干部在了解情况后,帮忙寻找3万立方米的土方,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让项目能够早日投产见效。”丰驰针纺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奇峰说,目前,企业顺利推进项目建设,生产设备已基本到位,厂房一竣工就可以立即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华安结合“飞地办工业”政策,在开发区设立了乡镇办事处,由各乡镇指派科级领导常驻开发区。华安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宋秋明介绍,为了抓好针织机械产业园的项目生成和落地跟进,每个乡镇办事处各挂钩一个针织机械产业项目,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

  与此同时,在开发区率先设立便企服务中心和“安园护企办”,推出每周“局长专题服务日”,全面推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开发区服务企业报到制和服务企业特派员制度,切实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去年9月落户,10月投产,半年内成为规模以上企业,次年上半年产值达4500万元,现在接到大订单,厂内的场地已经摆不下了。”赵京阳回顾两年来的创业历程感慨道,得益于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他只管带领团队专注研发生产,也有了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和信心。2021年10月,赵京阳又在针织机械产业园内投建新厂区——福建鑫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全面升级纺织专用设备制造生产线。目前,新厂区已进入试投产阶段。

  “全产业链要想崭露头角,还需以科技创新为要,聚焦‘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华安县工信局局长胡淑敏介绍,近三年来,华安县兑现针织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等支持企业创新研发奖励资金321万元。园区内泳力泰等针织机械企业先后攻克了防震动针织机组中心组、热处理工艺的研究、改良增效型正包毛圈机等关键技术研究,所生产的“泳力”与“圆和”等针织机械,领跑国内针织行业新品研发与销售,强化针织机械产业集聚力。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