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运动衣很有意思,先记下来!”
“嗯,看起来很高级,面料质感表达地很细腻!”
“妙!这个构思太巧了!”
……
ZETTAKIT泽塔云杯•第一届中国元宇宙服装设计大赛复评会议启动不久,六位评委就渐入佳境。在讨论环节中,他们不仅惊叹于设计新锐们对3D软件的熟练运用,在对某一套虚拟服装达成审美共识时,还禁不住“一唱一和”讨论起来。这是发生在大赛复评现场的一幕。
本次复评是ZETTAKIT泽塔云杯•第一届中国元宇宙服装设计大赛在历经初评会议的平面效果图遴选,以及特训营培训之后,进入的第二赛程。
76组虚拟时装作品经Z世代设计师之手打造出炉,以视频的方式角逐决赛资格。
这76组虚拟时装作品分为休闲运动装组、创意西装或晚装组、国风组三个赛道展开角逐,设计师们透过充满创意的虚拟场景及虚拟时装演绎出破次元时尚新世界,为我们呈现出一场科幻的视觉盛宴。
虚拟竞技
#技术、技艺、创意要同时在线#
由于本次复评通过视频的方式展开,很考验专家的“眼力”,一套套刷下来,工作量不小。
但在他们看来,整个评审过程既严谨有序又充满惊喜欢乐。他们分别从面料仿真体现、虚拟缝合与制作细节等多个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综合评审。
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与反复斟酌,评审组筛选出了55组作品入选决赛。
大咖点评
#用电脑做出时尚最潮的模样#
王钰涛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金顶奖设计师
关键词:对面料把握精准/色彩十分高级
运动休闲组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首先,选手们对面料质感的把握精准,对色彩的运用也十分高级。
由于是虚拟时装,其实很多结构不需在现实当中实现,所以可以脑洞大开,也就更加吸引人。
当然,虚拟时装设计需要经常面对电脑,所以希望选手们能够保护好眼睛。
鞠孝新
甘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合伙人
关键词:制作较为成熟/虚拟时尚权重将越来越高
整体而言,复赛作品水平可以说,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设计水准。很多选手都是第一次制作虚拟时装,但效果却十分惊艳,当然之前平面效果图也做的不错,现在从3D效果图来看,大部分设计师能将设计与立体感相结合,把当初的想法表达出来。
也有个别设计师由于时间紧迫以及对软件还不够熟练等原因,制作的作品效果不够理想,但随着他们对软件的日趋熟练,相信他们会越做越好。
徐楠
法国ESMOD高等服装学院北京分院教学总监
关键词:虚拟时装作品细节处理的好/不乏亮点
整体来说,很多选手的虚拟时装作品做的都不错,其中不乏可圈可点的亮眼之作。
相信选手们通过这段时间的软件培训都有很多收获,虚拟服装制作很容易存在穿模问题,没有设置好的话甚至模特走到一半衣服就解体了。但本次大赛很多3D作品的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好,只能说选手们666。
于茜子
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LALABOBO品牌设计总监
北京服装学院青年教师
关键词:优秀作品的氛围感满分
以数字模拟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作品立体感和之前初评的平面效果图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很多作品都接近选手们最开始的设计构想。当然有些作品的面料材质呈现也会受限于技术水平,但还是能看出来选手们在认真的制作作品,进步非常明显。
其中,我发现有很多亮眼之作,它们的整体感和氛围感都较强,并且对于织物的细节以及版型的穿插关系都处理的较好,背景也十分符合服装想表达的风格和气氛,这就比较亮眼。
高淑丽
高田时尚集团董事长
关键词:作品具有较高的时尚度
创意西装或晚装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些男装作品在质感与结构上,都处理的十分好。我认为虚拟时装是给数字模特穿着的,应该与实际的成衣进行结合,不能脱离现实。
本轮评比作品具有较高的时尚度,但对面料及色彩的运用,选手们还有待于提高。
余一萌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时装设计方向召集人
关键词:数字技术需不断学习
一部分选手们完全掌握了虚拟建模的技巧,渲染的质量也比较高。他们把服装环境及模特妆容、动作都进行了综合结合,也就是说将服装之外的元素都融入了综合表现当中,还是非常完整与协调的。
如果选手们可以进一步完善虚拟时装效果图,除了从技术层面的推进以外,我认为还可以在相同的二维效果图结构上试一下在3D软件中是否可以用其他结构来表现,也就是看上去外观一样,但实际服装内在结构不一样,相当于把立裁转换到了虚拟场域,这样的话不需要反复的样衣修改,就可以将结果与工艺细节定好。
下一轮终评,主办方将继续邀请专家评审对入围决赛圈的作品进行赏析和品鉴。届时,选手们将携作品于今年5月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上一决高下,决出一、二、三等奖和入围奖等奖项。
参赛选手可关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及服装设计师杂志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比赛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