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教授、博士后在做的项目告诉你,先进纤维新材料将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http://www.texnet.com.cn/ 2022-11-02 15:18:36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是我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从纺织产业链角度看,先进纤维新材料处在纺织技术链和价值链的起点,既承担着引领整个产业链技术创新、价值创造的关键作用,同时也承载着推动化纤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

  在此背景下,10月31日,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双碳”战略先进纤维新材料博士后技术创新论坛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题报告会。论坛以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先进纤维新材料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考”为主题,诚邀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博士后导师、在站博士后等演讲嘉宾,围绕“双碳”战略,面向先进纤维新材料领域的基础科学和前沿热点问题展现博士后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为先进纤维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由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办,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联盟和江苏新视界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协办。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是于2019年6月25日正式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批复,组建的全国第1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主要目标和任务方向是围绕高端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功能纤维新材料、前沿纤维新材料等领域,构建功能性纤维高效成形中试与产业化平台、前沿纤维培育与孵化平台、纤维工程设计与应用集成平台等。

  创新中心自2020年12月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根据战略布局引进博士后,设立了项目专项经费投入研发,并定期组织汇报对其研发进度进行管理。目前,引进博士后针对“聚酯长丝界面处理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蛋白质改性Lyocell纤维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研究”、“湿纺聚芳硫醚砜纤维的研制”等课题进行技术研发,为相关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开发技术的进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当天,会议还针对“共聚型尼龙6弹力丝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碳纳米基纤维结构性能调控及功能化应用”“化纤行业双碳发展战略研究”“有机高性能纤维结构功能研究及应用”四个博士后科研项目举办了开题报告会。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董事长梅锋在致辞中说,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在研发方面一直围绕着生物基纤维新材料进行研发,在功能需求方面,围绕着循环再利用组织了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开发,而且在联盟单位中取得了非常好的产业化效果。还重点打造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绿色纤维可信平台等。这些成果为了纤维行业实施“双碳”发展提供了服务和解决方案。今后,创新中心非常希望通过努力为行业提供研发支持,提供技术研发成果,以此来推动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为论坛致辞。他说,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目前已经形成了院士团队领衔、科研团队落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度合作的建设模式,为先进纤维材料领域开辟新赛道、注入新动力、塑造新优势。

  在绿色技术层面,创新中心研发了纤维界面处理技术、无锑纤维制备技术、万吨级熔体直纺聚酯阻燃纤维工程化制备技术等,着重突破新型纤维材料开发、设备基础部件制造等核心技术,持续加大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纤维领域绿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在检验检测认证层面,创新中心旗下江苏新视界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建立了功能、生态气候、物理性能、生态安全、社会责任评价等五维检测与评价体系,为化纤、纱线、面料、服装等企业提供检测、评价、认证、咨询等服务。

  在大数据模式层面,创新中心搭建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供应链追溯系统以及区块链技术,打造再生纤维从回收到纱线、面料、贸易端最终实现品牌端全流程可信追溯的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构建产业生态,提供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产业金融、标准认证、技术支持等公共服务。

  此次论坛的召开极具战略意义,为先进纤维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希望创新中心汇聚创新资源,整合创新载体,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加强低碳、零碳、负碳重大科技攻关;加强节能减排、高效低碳、循环再用的纤维新材料品种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技术迭代能力提升,打造协同型产业创新生态,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坚实力量。

  东华大学教授、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总经理王华平以“生物基纤维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趋势”讲解了生物基纤维最新发展情况。在当前“双碳”发展背景下,作为纺织的主导材料,纤维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至关重要。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化纤行业制定了低碳发展的全景图。其中生物基纤维是我国新兴战略材料领域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化纤强国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生物基纤维材料品种齐全,PLA、PTT、Lyocell处于跟跑阶段,壳聚糖、海藻纤维、PA56、PDT具有规模优势,PHBV、细菌纤维等处于国际并跑阶段,效益普遍较低。发达国家几乎垄断了规模化生物基纤维新材料领域的高端市场,尤其是品牌与原始创新能力强,市场影响力强。

  基于这样的现状,王华平针对各类型的生物基纤维分析了各自存在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发展生物资源新技术,提升规模化高效制备技术,重构生物基纤维特性的开发新体系,构建新一代生物基纤维高值化产业链,强化生物基纤维特色的产品标准,建立绿色产品LCA碳足迹评价和生物基认证体系,创建可回收设计、生物降解及再生循环技术体系,细化场景化的生物基纤维专利技术体系,深化资、技术、产品与市场融合发展的模式。

  他最后提到,发展工程硬实力,就要增强四位一体软实力,即资源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李鹂以“创意经济与交叉学科”为题做了报告。她介绍,今年7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了时装及纺织学院,将主要围绕工业设计、可穿戴服装、先进制造、软物资等展开研究。李鹂和团队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用技术包装设计,即先研究市场需求,然后再挑选技术,目前已与30多家企业合作,并且取得了一定规模的研究成果。对于如何将创意设计于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李鹂认为首先要加强产业化,其次要加深与传统产业的合作,第三要融合社会和文化,第四要与社会机构强化合作。下一步,李鹂和团队将重点在声学面料、农业废料和玄武岩纤维上,结合创意设计和其他学科进行新的研发。

  先进纳米复合材料创新中心主任吕卫帮作了题为“以纳米碳促进碳中和:高性能纳米碳纤维”的报告。他认为,在当前“双碳”发展的背景下,发展清洁能源、低能耗高性能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等是减排的重点措施,其中轻质高强纤维复合材料将是现代工业装备的关键原材料。随后他重点介绍了新型纳米碳材料的最新研发情况。当前纳米碳材料虽然面临着高品质产品可控装备和工程化装备缺乏、纺丝理论水平不高、应用开发不够、产学研用合作不畅等挑战,但其前景未来可期。

  东华大学教授李召岭作了题为“天然纤维素纤维的绿色高效提取”的报告。基于当前纤维素纤维制备方法存在的缺陷,李召岭和团队提出了低共熔溶剂法,该方法具有回收简易且可循环使用、制备过程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为天然纤维素纤维的分离提供了新思路。目前,该方法所用的低共熔溶剂的脱胶分离机理、脱胶效果影响、重复使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博士后吴波作了题为“POY油剂配方调控对DTY热箱结焦量的影响”的报告。他分析了DTY热箱结焦产生的原因以及POY油剂对DTY热箱结焦量的影响,提出了POY油剂配方设计的方向和减少结焦量的研究方向。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