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明亮的车间里,各条生产线上看不到工人来回穿梭、推车搬运、人工分拣的场面,繁重和重复性的工作被机器人准确定位和流畅的动作代替。这样的画面在新乡白鹭投资集团(以下简称“白鹭集团”)车间已是常态。
看着这样的场景,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回想起10年来走过的难忘历程:“那时,白鹭集团和国内同类企业一样,也曾受到传统行业经济下行和产能过剩的影响,效益持续下滑,甚至一度陷入亏损。10年来,白鹭集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公司发展的核心位置,通过深度调整,将目光对准高技术含量的粘胶长丝和氨纶业务,依靠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突破了发展的瓶颈,培育出了市场竞争的新优势。”
向技术含量要突破
“10年前,企业正处于最困难的深度调整期。我们意识到,这也是改变自我、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期,因循守旧只会丧失机遇。”邵长金这样描述企业当时的境况。
白鹭集团管理层总结了自身优势和市场前景,果断关停了2条装备落后的再生纤维素短纤生产线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合纤分厂、配件厂,并逐步退出再生纤维素短纤市场。
“企业新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我们决定,把技术含量更高、市场前景看好的再生纤维素长丝和氨纶作为核心业务来发展。”邵长金说。
白鹭集团自2003年涉足氨纶领域,经过10年尝试,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为企业的这次腾笼换鸟奠定了基础。
当氨纶行业主机装备普遍还是32头或48头生产线时,公司决定发展64头、96头甚至120头主机装备,多条全球首创氨纶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2014年2月,公司年产2×2万吨超柔软氨纶项目开工,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建成投产;2017年2月,公司年产3×2万吨超细旦氨纶项目开工,建成投产后,成为国内氨纶年产能超过10万吨的3家企业之一;2020年9月,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的重点项目——年产10万吨氨纶项目开工。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已经开车生产,创造了氨纶项目建设新速度,三期工程预计2022年年底开始设备安装。同时,公司还对氨纶分厂年产2万吨生产线实施搬迁升级改造。
“技术领先的氨纶业务快速发展,使我们成为国内单体产能领先、生产技术和装备先进的氨纶生产企业。”邵长金回顾起近10年白鹭氨纶成长历程的每一步都历历在目。
邵长金意识到,只有“一招鲜”,不能“吃遍天”,企业壮大不能只依赖单一业务。因此,“白鹭发展的另外一个主营业务是再生纤维素长丝。”
虽然公司10年前关掉了再生纤维素短纤生产线,但是公司是以生产再生纤维素纤维起家的,生产技术颇为成熟。公司转型后,通过改造深挖,转向再生纤维素长丝领域。
2017年4月,白鹭集团年产1万吨新型纤维素长丝项目开工,于2018年4月建成投产;2019年5月,公司年产2万吨生物质再生纤维素长丝项目开工,于2020年5月陆续建成投产,主要生产细旦长丝,用于满足高端市场需求。目前,公司再生纤维素长丝总年产能达到10万吨,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如今,白鹭集团相继建成投产了倍捻纱线、高档针织机织面料、冷转移印染等项目,使产业链向终端延伸,形成了集桨粕生产、纤维制造、高端织造、高档印染、新型绿纤研发和能源供应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实现了从一根丝到一匹布的产业链布局。白鹭集团也由过去以再生纤维素长丝、再生纤维素短纤、氨纶为主导业务,演变为再生纤维素长丝、氨纶双轮驱动,绿色纤维、高端织造、高端印染等蓬勃发展的新格局。
以先进制造创名牌
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如何使企业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也是10年来白鹭集团思考和行动的方向。
“我们与白鹭集团长期合作,在合作中建立了互相依赖的朋友关系。经过共同努力,我们代理的白鹭产品在土耳其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如今市场份额已超50%。”土耳其DENIZLIPEK(德尼兹利佩克)公司总裁哈里斯博士说。
“‘金白鹭’是他们打造出来的拳头产品。这个产品纤度更加均匀,精密络筒,定长定重,染色一致。上游产品的水平决定了下游产品的质量,白鹭集团的优质产品提升了我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苏州宜新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严一新告诉《中国纺织报》记者,“我们和白鹭集团合作已有15年了。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白鹭集团在生产上一丝不苟,严格管理,盯紧细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做精优势产品的同时,白鹭集团坚持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两手抓,在发展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装备创新、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白鹭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升级和新品开发,优化产品结构及工艺,掌握了价值链的主动权,增强产品在行业领域内的核心竞争力。”严一新说。
如他所说,白鹭集团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始终保持在3%以上,多项技术工艺与装备上的科研成果投入应用,为企业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为提升产品工艺创新能力,白鹭集团大力推进重大科技项目的转化和技改技措创新项目的实施,与中原工学院、郑州中远氨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120头高效率超细氨纶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获得“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联科学技术一等奖;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发的“国产化莱赛尔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荣获“纺织之光”2018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十年磨一剑,彻底打破了国外对莱赛尔纤维生产的垄断局面,并形成年产9万吨的规模。
“我们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西南交通大学在离子液体法和新型溶剂再生纤维素纤维制造核心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其中‘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纤维制作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是行业内一项颠覆性的革新。”谈到这项技术的高含金量,邵长金信心满满。
“白鹭集团的生产规模、自动化生产线和高度信息化管理模式给我带来了强大震撼。通过实地了解到公司在产品研发、工艺管理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更加增强了合作的信心。”哈里斯对白鹭集团智能化的管理和生产印象深刻。
白鹭集团以“单台设备自动化、整套生产线智能化、综合管理智慧化”为目标,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推动结构转型、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从生产线到产品,从工序到流程,“数智化”转型给企业发展注入更充足的动力。
智能化生产线与集散控制系统(DCS)和可编程控制器系统(PLC)、仓储管理系统(WMS)紧密结合,实现了多台设备一人监控。河南省内化纤行业首台5G+AGV(自动引导运输车)搬运机器人、异常锭位自动报修系统、自动分拣生产线等设备在公司成功应用,使长丝和氨纶生产从纺织机器吐丝成筒后的落丝、运输、分拣、装箱、进库等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全部实现智能化,5G技术的加持使机器人的搬运效率至少提高20%;公司还着力对原液、酸站进行自动分析检测工作,逐步建立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为实现生产现场无人化创造了条件。
向清洁生产要可持续
“在白鹭集团污水排放口,你能看到鱼儿嬉戏,白鹭飞舞,它们是集团特殊的环保检测员。”邵长金的比喻形象而风趣。10年来,白鹭环保投入数亿元,先后对锅炉燃烧废气、工艺废气、扬尘污染进行治理,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提标改造。
2016年,白鹭集团投入2500多万元对污水处理进行提标升级,在原有治污水平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万吨沉锌处理工艺、生化处理等设施和工艺改造,这些举措为污水达标排放提供了技术保障,也有效降低了排放污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及氨氮数值。
白鹭集团还自主研发了双级膜法酸性废水回收技术,年减少采水量300余万吨,年节约采水费用1500余万元;应用EFDT高效脱盐技术,使制水率从76%提高到97%,年节约脱盐水采水费1380万元。
2022年5月,公司利用屋顶建设“电厂”,充分利用屋顶空间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让这些屋顶成为“自带流量”的发电厂,可实现年均发电量637.3万千瓦时,每年可获得电费收入452万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943.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187.4吨,减少粉尘排放量1733.4吨。
白鹭集团还积极加入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联盟,在提升绿色生产水平的同时,优化了原料选择,按照森林地图优先选择通过FSC认证的原料供应商。白鹭集团发力国际绿色产品认证,成为国际上首家通过STeP认证的氨纶生产企业(可持续纺织生产);获得CanopyStyle(原始濒危森林零采购的风险审核)浅绿色最高级别认证,为白鹭参与国际品牌竞争提供了绿色通行证。2021年,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0.493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50.5%;单位工业产值取水22.23吨/万元,同比下降54.96%,相当于年节约22.90万吨标准煤。
企业发展了,工厂变美了,职工的幸福感也增强了。据了解,在企业转型、结构调整过程中,没有一名员工失业。企业帮助转岗人员练就新本领,适应新岗位。邵长金说,要让员工体面工作、幸福生活。为此,白鹭集团将企业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通过完善薪资分配机制,使分配制度不断向一线倾斜。截至2021年年底,职工年平均工资66390元,实现了比2012年收入翻番的目标。
“2019年我应邀到白鹭集团参观交流,感受到了白鹭员工的热情。我们也不会忘记新冠肺炎疫情时双方守望相助、互赠防疫物资保生产的情景。”哈里斯感慨道,“白鹭集团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别人做不到的服务’宗旨,能够不断强化客户服务工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我们在共同推进白鹭连续纺高浆产品开发土耳其市场时,白鹭集团敢于创新,我们提出一个小建议,他们就迅速组织攻关团队,提升了连续纺高浆产品的品质和效率。”哈里斯的话,让人感受到白鹭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10年来,白鹭集团积累形成了“团结、奉献、创新、担当”的白鹭精神,企业整体发展有了质的飞跃。2022年,“白鹭”品牌价值超过50亿元;企业入选“2022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竞争力优势企业”,成为行业“十二五”“十三五”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
如今,邵长金带领全体员工正规划着“白鹭”翱翔的新目标:“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白鹭集团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底,坚定不移推进纺织行业‘科技、时尚、绿色’方向,锚定目标、勇担使命,用企业高质量发展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