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发集团杨为东:传统行业需要颠覆性创新

http://www.texnet.com.cn/ 2022-03-07 09:28:40 来源:经济导报

  中国纺织行业的短板在哪里?即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即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为东直言:是创意设计。而为了寻求突破,即发集团独辟蹊径,研发出“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颠覆了整个行业,杨为东本人也在上月召开的全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获得“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纺织行业是传统行业,但即发集团的发展历程,恰恰凸显出科技创新在传统企业中的作用。“依靠科技的力量和研发的力量,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杨为东如是说。

  “逼”出来的新技术

  理论上说,印染的介质不会是固体,也不能是气体,只能是液体,尤其是随处可见的液体,比如水。

  然而,作为一家纺织企业,即发集团的技术实践却走在了理论之前:经过5000多次的周期性研究试验,公司成功研发出“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为印染找到了不同于固液气三态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这种全新介质。“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也被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定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纺织行业十大颠覆性创新技术之一,并上榜2020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

  不过,这项“颠覆性创新技术”却是客观条件逼出来的。据杨为东回忆,“2013年、2014年,天气干旱,青岛地区极度缺水,甚至连生活用水都面临困难;即发集团的印染生产线更是停产近半,8层高的办公楼仅供水一层。”

  纺织行业是传统用水大户,染色主要以水为介质,每染1吨纺织品约需要100吨淡水资源。有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纺织印染年耗水量约为20亿吨,能盛满230个西湖;同时,产生的污水更是难以处理利用。

  如何解决用水的问题?这不仅当时是企业生死攸关的问题,后来更成了即发集团技术创新突破的起点。这个起点,便是“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带来的。

  据介绍,二氧化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能形成超临界流体的非液非气状态,这种状态既能够溶解染料,又能够将染料快速地带入纺织品内部,从而实现染色。经过6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即发集团成功地解决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项关键技术、工艺、装备难题,完成了小试、中试和产业化生产线建设,申请了国内外59项专利。

  据已经投入应用的成果来看,该技术在染色过程中不用水、不用化学助剂、无污水排放、上染率高、染色速度快,染色成本仅是原来的80%;二氧化碳和染料还能回收再利用,实现“低碳排”。

  “目前,即发集团已经建成年产1000吨的产业化示范生产线。”杨为东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弯道超车

  杨为东认为,创意设计是提升利润率的重要方式。利润率还能借着“短板”提升吗?即发集团独辟蹊径,从科技含量方面入手。

  原材料研发不是即发集团的强项,公司不可能靠材料占领市场;而在创意设计上,设计师需要很长的培养周期,确立品牌风格、定位和推广需要的时间更长,这些也不是即发集团的强项。“唯一能突破的就是面料的研发、生产技术,即如何提升面料的档次,通过高品质面料来推动实现纺织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杨为东说。

  对于纺织这个具有几百年历史传统行业,科学技术的创新还能有多大价值?“时尚是服装的卖点,无污染、零碳排的科技含量,也是卖点。”杨为东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证明公司走科技创新路线的决心。

  另一方面,除了应对缺水,即发集团研发“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还有其他的考量。杨为东考虑到,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纺织产业如果不转型、不升级、不提高,企业必然会面临资源、能源、人力等矛盾,“如果不转型,不止是在青岛待不住,哪个地方也不喜欢能耗大户,企业可能就没了。”

  多方考量之下,即发集团决定投入重金研发“无水、无污染”的印染技术。6年的时间,1亿多元的投入,身为企业负责人,杨为东心里不是没有压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好在整个企业从上到下,全身心投入到转型研发中。“研发团队里有个专家叫王健,他每天想的就是如何攻克技术难关。好几次他开车回家,因一直在思考,结果围着家门口转了几圈才找到入口。到了技术攻关的关键节点又失败了,这位近60岁的印染专家抱着设备大哭。”杨为东动情地回忆说。

  凭借企业上下全身心的投入,“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终于被拿了下来。后来一检测,传统的水染法上染率大概是90%左右,而采用这种物理染色技术上染率能达到99.5%,某些指标比传统水染还要好。

  杨为东认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是一种典型的绿色环保技术,将对促进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自己的企业标准,今后有望成为行业标准。”

  固长补短

  在杨为东看来,做纺织行业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在哪,长处再巩固巩固,短板再努力补一补。

  面料作为公司的强项,即发集团通过新技术取得了突破,并在材料和面料方面创新发展,走在行业前列。据了解,在2021年,公司开发的新型面料产品达1000种,颜色的新型工艺做到了1.2万个,推出新款式7000多个。

  也是在这一年,即发集团全年完成销售收入115.8亿元,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杨为东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设国际化的设计研发中心、绿色制造中心和高端生产制造中心,借此提升企业的新型制造能力、数字化营销能力以及研发提升能力,“加快企业数字化建设,加快智能互联工厂、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建设,依靠数字化技术,推动企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近几年,即发集团每年的科技研发投入都保持在销售收入的3%以上;“2022年,这一比例将提高至3.8%以上。”杨为东说。

  值得注意的是,纤维新材料也在即发集团的规划中。在采访中,杨为东就展示了从螃蟹壳中提取的壳聚糖纤维——凭借天然抑菌、止血止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小创面疤痕等特性,普遍应用在医疗卫生领域。

  而除了做成绷带,即发集团还开创性地利用其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将壳聚糖纤维相关纺织品应用于美容保健、化妆品等日常领域,“壳聚糖纤维做成的面膜,不刺激皮肤,吸收更好。”杨为东说。

  “下一步,即发集团可以跨界的产品很多。未来,公司不只是一个纺织品的生产企业,也可能是节能型设备的生产企业。”杨为东信心满满。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