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在人类追求健康生活、国家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与践行“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历史背景下,植物染料凭借其无毒无害、环境友好、生物可降解和特殊的药用价值而备受瞩目。
10月10日,由中国植物染(草木染)产业联盟主办的《2021中国植物染产业标准化建设论坛暨植物染溯源认证系统工程启动仪式》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领导、中国植物染(草木染)产业联盟各成员单位代表以及来自全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精英、新闻媒体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由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副院长、中国植物染(草木染)产业联盟副主席马志辉主持。
中国植物染(草木染)产业联盟于2018年成立,是以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为主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产、学、研、用为基础,以知识产权共享为特征,串联终端产品的标准制定、印染环节的技术攻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时尚的有机融合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成创新组织。
2019年,在联盟促进下建立了中国纺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植物染标准化工作组,协同推进中国植物染产业从科研到市场的体系建设,填补世界植物染标准的体系缺失,夯实引领全球植物染产业的发展基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中国纺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李陵申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在致辞中表示:植物染源于自然,植物染产业符合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方式,植物染产业中的节能降耗技术、再生循环利用技术、污染物减排技术等带来的是成本的进一步优化和长期的稳定收益;植物染产品的绿色属性也有助于打破国外绿色贸易壁垒,并成为影响消费者偏好的重要选择。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纺联标委会植物染工作组副组长张德良向与会来宾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植物染标准化建设的发展情况。他讲到,自植物染标准化工作组成立以来,陆续已有多项植物染料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实施,制定中的行业标准《植物染色机织服装质量技术要求》规定了机织服装植物染质量技术要求的术语和定义、染料特性要求、理化性能、使用说明、检验方法,预计将于年底上报国标委。
植物染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理工大学余志成教授在《植物染标准化工作进程中的技术难题及应对策略》报告中指出,建立植物染料的鉴别方法及标准,让消费者放心,买到称心如意的植物染产品,是确保植物染发展的当务之急。在进一步完善定性检测的方法与标准的同时,增加金属离子检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是当下标准化工作可以拓展的方向。
常州大学教授、中国植物染(草木染)产业联盟副主席、常州美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纪俊玲,因对植物染重拾挖掘创新实践的十二年执着与坚守,入选“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由她创立的常州美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实现了植物染料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形成了7个基础色系、33种不同型号的植物染料粉体产品,可部分替代合成染料。
她在论坛上表示,色彩来于自然、归于自然,植物染是中国纺织非遗的重要组成,只有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再造生产与现代时尚的表现形式才能使传统技术长盛不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非遗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院长、中国植物染(草木染)产业联盟主席冯德虎在总结发言中,从碳减排、标准化和可溯源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植物染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他从染料制备与印染过程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并通过真实生产数据采集计算出每吨植物染针织布印染过程中可比合成染料染色减少碳排放27吨,佐证了植物染产业符合“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科学结论。
作为中国纺联标委会植物染工作组组长,冯德虎在会上宣布了栀子、花椒、石榴皮、薯莨等四项纺织用植物染料团体标准即日开始起草的近期任务,这一举措将继续填补世界植物染标准的体系缺失,夯实我国引领全球植物染产业的发展基础。
最后,冯德虎对由中国植物染(草木染)产业联盟主持开发的“植物染溯源认证系统”做出了详细介绍。据悉,该系统以从植物染料原材料到终端纺织品的六级关联数据为核心,通过“一物一码”的表现形式为产品的成分溯源、物流追踪、互动营销等提供认证。
论坛尾声迎来激动人心的一刻,余志成、纪俊玲、谢青、冯德虎、张德良、陈闻、马志辉(从左到右)一起,在现场来宾的共同见证下,由冯德虎宣布了植物染溯源认证系统工程的正式启动,同时发布了溯源系统的视觉识别基础形象。论坛与启动仪式的圆满完成,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植物染产业推动“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赢得了新的突破!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