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代做什么事。”
这是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经常提起的一句话。27年来,陈建华凭着精准预见与判断,带领恒力集团澎湃发展——
2021年3月2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1全球胡润富豪榜》,恒力集团陈建华和范红卫夫妇,以2600亿元的财富,位列全球36名,成为了江苏省的最新首富,并且刷新了记录。此外,在最新公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恒力集团位列全球第107位,排名较去年提升了74位。
更令人振奋的是,“从一滴油到一匹布”,恒力集团更是世界首家打通石化纺织全产业链的企业,坐拥多个“全球之最”——包括全球产能最大的PTA生产基地、全球加工流程最长、一体化程度最高且配套最齐全的炼化一体化工程、全球规模最大且收率最高的乙烯项目、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基地之一、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之一......
一路走来,从一家小小的纺织厂,到逆流而上打通全产业链,或许生性低调的陈建华,是最懂顺势而为的人。
但陈建华似乎更懂“逆流而上”——敢为人先,精进勇敢,对局势精准的预见与把握,让他在每一次“泰山压顶”逆境下,都能一步一个脚印,蹚出一条光明大道。
在陈建华的人生中,围绕着“全产业链”四个字,就曾面临过三次巨大的考验:
二十多年前,陈建华首度登上纺织业舞台,逆势而上——他换下一批批陈旧设备,不断推动着恒力纺织的迭代更新,同时制定出一系列管理铁律,一年之内,让一家原本濒临倒闭的企业,扭亏为盈。
十多年前,恒力早已成为纺织业“领头羊”,但陈建华却又一次居安思危——从石化产业的下游纺织产业,开始向石化中游化纤逆势突围,一举进入高端纺丝领域,陈建华带着恒力一路逆流,一路战斗,一路胜利。
恒力产品影响力日渐升级,陈建华更是一度被称为“世界化纤巨子”。
最近几年,陈建华带领恒力一举打破国外对中国PTA与芳烃高端行业垄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化纤大国,过去在PTA及芳烃领域都严重依赖进口。为改变现状,陈建华一鼓作气,决定向上游石化产业开拓钻研,凭借勇气与智谋,打造出恒力炼化一体化的超凡商业布局,在外商垄断下全力突破。
令人震撼的是,这三次巨大的考验,三次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择,他都没有迷失,没有后退,没有倒下,反而执着拼博,迎难而上,迎来了三次华丽的转身。
今天,就让我们用倒序的方式,走近这位“世界化纤巨子”,了解27岁的恒力最重要的三次华丽转身。
第三次转身,只为一个更好的时代
“我们不辱使命,交出了22个月项目全面达产的‘恒力答卷’……创造不负历史、无愧时代、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奇迹!”
2019年5月17日,历时19个月的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仪式中,陈建华显得有些激动,甚至一度哽咽。
从2017年4月破土动工以来,大连长兴岛上,机械的紧张作业,几万人轰轰烈烈的联合施工,这番热闹之下,是陈建华带领恒力人,仅用19个月就完成全部工作——全球石化行业最快建设与最快开车纪录,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超凡布局:
这一次,陈建华赢得足够漂亮!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长兴岛这一场硬战,却是陈建华一次最为巨大的考验,是一次他输不起,也不能输的战斗。
实际上,陈建华独自建设总投资超上千亿元的大炼化项目,资金压力可谓前所未有——从2010年恒力集团在长兴岛压下重注,前后近十年间,PTA与芳烃市场价格巨幅波动,以及集团资金周转的压力,都宛如两座大山,压得陈建华喘不上气。
其中,最关键一次,则是恒力集团PTA一期项目开始投产后不久——彼时,国内PTA产能开始急速扩张,年均增长50%以上,到了2012年,整个行业陷入产能过剩,一大批企业在惨烈的价格厮杀中溃败。
更为重要的是,长兴岛给予陈建华的,更是整个国家的殷殷重托——中国作为纺织大国,一直深陷PTA和芳烃上游产业被外国垄断之痛,整条产业被国外牢牢地卡住了脖子。
正因如此,作为国家核准的第一个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从2014年被写入国务院文件并明确支持,到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列入国家发改委“推进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重点推进项目”。
可以想见,国家对于恒力的期望有多深!
可想而知,那时陈建华的肩膀上,担负了多大的压力。彼时,如果他见难转身,或许是一种及时止损的办法。
但是,这却不够“陈建华”——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他,最不缺的,就是敢为人先,逆流而上的勇气,最擅长的,就是在每一个重大关头,都能华丽转身,强势打破每一个危机:
面对2012年PTA行业逆境,陈建华继续再上二期,随后,一举建成了全球单体产能最大、配套最全的PTA工厂,凭借成本和品质优势最终熬到了行业抬头——
目前,在国际PTA行业里中国已占据了85%的市场份额,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其中,恒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今,随着恒力石化第5条PTA生产线的全面投产,恒力PTA年总产能突破1200万吨,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PTA生产基地。
面对2017年冲击芳烃项目的挑战,陈建华则展现出一份神奇的“恒力速度”。
这速度,是陈建华“每天干到凌晨两三点”,是他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荒地”的长兴岛上,吃住在工地,连续两年都没有回家——在2019年大年初一,陈建华风尘仆仆赶到建设工地,勉励恒力人:
“要多想办法、多出点子,克服东北冬季的严寒天气,啃下硬骨头,挑起达产重担子。”
面对长久资金压力与负债下的外界质疑,陈建华则是以高度战略为先导,敢于对未来下重注的信心,不断驱使整个集团昂扬向前。正因如此,恒力这些年打下的硬战,取得的经验,也让恒力人执行力足够强悍,恒力人犹如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
最终,恒力集团打通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全产业链布局,自此,中国芳烃行业常年被国外垄断的历史,彻底宣告结束!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完工,成为我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首个建成并全面投产的项目。
这所有一切,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同在辽沈大地上,那位天才统帅所指挥的塔山战役——而陈建华心中的塔山,就是在长兴岛上十年磨一剑的坚持,面对重重考验与困难,率领恒力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这一次,49岁的陈建华,苦苦努力了10年,度过了他人生中最有意义、最为辉煌、也最为困难的10年。他也终于完成了27年商海生涯里,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次转身,一次飞跃——
或许,这也是恒力集团,中国民营企业逆流而上的一个缩影。
第二次转身,只为一个更好的行业
“什么时代做什么事,勇当先锋、打头阵,挑重担、唱主角,保持创新活力、奋力前行!”
这是陈建华从业27年来,一直信奉的商业信条。然而,陈建华敢为人先,大胆前进,在旁人看来却好像是一种“大跃进”。
实际上,在打赢长兴岛那一场荡气回肠的攻坚战前,陈建华就带领恒力凭着一次“大跃进”,在业界享有盛名——“中国化纤巨子”,这个称号就是专为他而设。
然而,恒力集团原来仅是一家纺织企业,属于石化产业的下游——这也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纺织企业的现状。
时间回到2002年,32岁的陈建华,迎来了最关键的一次转身——这直接决定了恒力集团,从石油下游企业向中游企业的关键跨越。更重要的是,陈建华第二次转身,更带领恒力打破了外国企业对整个中国纺织企业垄断。
“我们坚决要上纺纱!”
2002年,恒力集团正被一众外企抬价刁难,陈建华急欲向上游挺进,改变这一劣势。不过,陈建华的第二次转身,面临的困难则更为立体复杂而严竣。
2000年以前,全球最好的纺丝全部来自意大利、日本、韩国、德国和中国台湾。当时,中国纺丝产能不仅不足,高端纺丝更是完全依赖进口。中国纺织企业的生产境况,更是不容乐观。
更棘手的是,彼时国家对民营企业还没有放开纺丝领域。中国人要想从外国人手中分得蛋糕,难度如同登天。
怎么办?
敢为人先的陈建华,决定再度逆流而上——一方面,陈建华联合了多家化纤企业,向国家贸易部反映诉求;另一方面,按照当时政策允许,陈建华则开始投资中外合资公司进入纺纱领域,率先对纺纱业进行布局。
2002年,陈建华经过一系列的周密考察,瞄准了以绸都盛泽为中心的纺织产业基地,投资32亿元兴建了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第一期工程就占地80公顷。
彼时,中国就有不少化纤企业,但却不敢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可敢闯敢试的陈建华不受拘束,同年就从德国吉玛公司引进两套聚酯生产设备,配套120台DTY高速加弹机,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熔体直纺生产线。
在技术加持下,恒力凭借这批设备就迅速跻身全国化纤行业前列。
三年之后,国家政策全部放开了纺纱领域,这时,陈建华靠着设备新、规模大、成本低,早已经击垮了行业内的日韩、德国工厂。国外工厂的八十多位行业顶尖级工程师们,也被恒力全部招进了中国。
对此,陈建华更是总结出一套自己独有的“猫蛇论”——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陈建华总结到:
猫在冬天虽然缩在洞里取暖,但始终看着外面的机会;而蛇钻进洞里就只会冬眠。企业要过“猫冬”,不能过“蛇冬”。
正因如此,2008年起,陈建华就不断斥资拓展产业链。
2007年,陈建华将纺织产业生产基地转移到宿迁,着手打造集纺织、聚酯化纤、新型纺织品研发于一体的恒力(宿迁)产业园;
2008年,陈建华主导建设年产20万吨工业丝项目,投产后恒力集团一举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涤纶工业丝生产企业;
2009年,陈建华再次发力,上马60万吨化纤聚酯项目,至此,恒力集团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企业。
“恒力的价位波动就是全国市场的行情、国际市场的行情。所以,谈判桌上人家谈价位的时候,都是今天恒力给我多少价,你只能给我多少价,恒力都要放在前面。”谈及当前纺纱行业翻天覆地,陈建华言语中难掩自信。
更重要的是,恒力的聚酯化纤产能已做到全球领先,也成为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从织造向化纤挺进,是陈建华的又一次逆流而上,更是中国石化企业的又一次跃进。
这是一次令人感慨的跃进——15年前,还在传统织造业打拼的陈建华,曾小心翼翼地向记者透露,来年力争将恒力的销售额做到100亿元。
现在,他真的做到了,并且做得那么漂亮。
陈建华的第二次转身,足够超前,足够艰辛,足够出彩,也足够惊艳世界。
第一次转身,只为了一群人更好的明天
“我20岁不到就有百万元资产了,可以说早早就对财富看淡了,但是我有一种使命感,也许就像我的名字一样,赋予了我用实业建设中华的使命。”
这实在令人惊叹——上世纪90年代,苏州月平均工资才200多元,人均储蓄1000多元。彼时,陈建华已拥有了200多万元的储蓄,这是一笔巨款,足够让一个家庭过上长久富足的日子。
但陈建华却没有安于现状,反倒是居安思危、迎难直上——国家的使命感,驱使着陈建华奋发图强,一往无前。
“小时候家里很穷,连每年读书的几元钱学费都要东拼西凑,但正是这艰苦的生活环境培养了我勤劳、务实和追求上进的品格,它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往事并不如烟。
青少年时期的陈建华,骑着自行车收丝卖丝,走南闯北,勤奋吃苦,到90年代初,已经积蓄了200余万元。
在1994年,23岁的陈建华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他将自己全部身家压上,决心大干一场,以369万元盘下吴江化纤织造厂。
这一决定,也让他迎来了他经商生涯里第一次考验,也是第一次华丽转身。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也是民营经济开始从不允许到允许,从畏首畏尾再到放开手脚的过渡期。
但过渡,就意味着凡事没有先例,就意味着,还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在当时,是轰动当地的大事——一方面,陈建华是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太年轻,难以服众,镇政府不想把厂子卖给私人老板;另一方面,这家乡镇集体企业由于连年亏损,早已发不起工资,已濒临倒闭,管理存在各类问题,工人们也颇有怨言。
在收到陈建华准备接手纺织厂的消息后,工人们大批离开——原先工厂就已存在多种弊病,就连工资也发不出来,倘若工厂转手,员工们更觉没有希望,于是纷纷选择离开。
周边的人都认为,陈建华此时投资工厂,无疑是一种大冒险。
可当时23岁的陈建华,却已逐渐展露出他与生俱来的经商潜质:敢为人先,克难而上,永不言败!
“我也是南麻人,厂子卖给我,总比卖给外人要好。”陈建华果断出击,多次找到镇领导,经多次恳请,终于拿下了织造厂。在当时改革开放的趋势下,地方政府还给予了陈建华很大支持。
随后,陈建华对症下药,对老厂甩出“三板斧”——
一是,在内部管理上,雷打不动每月15日发工资,绝不损害员工利益。——15日发工资的优秀传统,绝不拖欠一分钱的底线,陈建华坚守至今,雷打不动。
二是,陈建华实行奖励机制,不搞大锅饭,多劳多得。此举激发了工作热情,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员工们纷纷回到了原岗位。
三是,陈建华向员工郑重承诺,不担保、不欠债、不进亲戚朋友,让企业干干净净发展。
当时这三条针对性十足的举措,率先稳住了局面。
局势一经稳定,陈建华便马不停蹄,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改革——淘汰了所有旧式有梭织机,引进1200锭网络车,随后,经过到浙江的深入考察,购置88台喷水织机,引进韩国整浆并1套,新建三分厂和宏建分厂,生产效率提高数倍。而陈建华也将多年来赚到的钱,全部投入到设备升级改造中。
不到一年光景,这家曾濒临倒闭的企业,枯木回春,一举成为当地明星企业——1995年,织造厂盈利1000多万元,1996年,盈利翻倍至2700多万元。
在陈建华的带领下,吴江化纤织造厂的员工,也避过第一次国企下岗潮,率先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又一波红利。
“我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农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搭建了最好的平台。”
陈建华在《我的创业路》里,谈到这些年经历过的种种困难考验,心中常怀感恩之心。
他始终感谢着时代,感谢着国家。
四、三次转身的背后,是最好的家国情怀
“几亩薄田,悠然南山。”——这是陈建华儿时向往的生活。但是,一年365天,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这却是他现在,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这代人的成就;没有党的政策引领,恒力也不可能走上今天的发展道路。恒力之志在于实业崛起,在于家国繁荣;恒力之志在于做中国实体经济的一块‘基石’,在于为民族工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这是陈建华对大众说的话,也是他经商生涯的最好注脚。
回顾陈建华27年带领恒力走过的风风雨雨,他面临过数不清的挑战。
在人生三次最重要的抉择中,每一次,他都没有为个人享乐而急流勇退,只是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始终带领恒力人,一路拼搏,一路逆流而上,让一家小厂,从石化行业下游企业冲到上游,成为世界化纤巨头。
而真正支撑他走下来的,正是这一种不变的家国情怀,一种拳拳报国的赤子之心。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陈建华在国家受到疫情巨大冲击时,率先驰援武汉,向武汉市慈善总会账户汇入1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恒力已捐赠1.2亿元人民币支持抗“疫”。
“企业家有祖国,企业家也有家乡。”
如今,恒力集团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大跨越,成为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真正骄傲。
恒力恒强,这一切,正如陈建华所言:
“恒力所创造的一切财富都是国家的、社会的,我只是帮助国家在管理这些财富,用企业家的才干和使命经营这些实业,让属于中国的时代更加辉煌,从而履行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