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绒棉农艺更合中国“情”

http://www.texnet.com.cn/ 2023-12-28 15:4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长绒棉产业发展,机械化采收是关键。新型采棉机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更改变了种植技术对采棉机械的依赖,推动长绒棉种植农艺更加符合中国国情、新疆农艺,对推动长绒棉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12月4日,在兵团第一师农科所机采长绒棉高产示范现场会上新型长绒棉采棉机表现不凡,其采净率达95%。

  中国棉花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等纤维物理指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新疆棉花品质之优举世罕见,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但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仍然是困扰新疆棉花产业的难题。从事长绒棉采摘机械研究20余年,重庆机股份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田永军说,我国的棉花采摘多采用国外平摘锭采棉技术,为了适应机械采收,保证籽棉产量,长绒棉种植户多采用以矮化植株高度、增加种植密度、促进早熟为特征的“矮密早”植棉技术,这使我国长绒棉的品质优势得不到发挥。

  “这里的土质、气候条件以及农业机械制约我们只能采用‘矮密早’的植棉技术。如果长绒棉枝干长得过高,吸收了大量营养,会影响后期棉桃的结铃、吐絮。”田永军说。

  阿瓦提县棉花加工厂总经理文仲根说:“我们要求棉农做好田建机采的标准化管理,脱叶剂打得要规范、标准。棉株长得太高了,也会影响采棉机的采摘,采摘过程中增加长绒棉的杂质。”

  与常规的植棉方式相比,机采棉技术要求棉花播种行距应适合采棉机的采收行距,保证亩株数符合当地农艺要求。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西北内陆棉区棉花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要求适合水平摘锭式采棉机的播种模式必须满足采棉机76.2厘米行距配置,建议采用66+10、68+8、63+13、64+12或按采棉机采摘头行距进行等种植的行距配置,各行距与规定行距相差不超过±3厘米,行距一致性合格率和邻接行距合格率应达90%以上。由于棉花出苗期,新疆灾害性天气多发,棉花复播、补种率较大,导致行距误差大,成为棉花机械化采收最大的障碍。

科技创新是产业得以发展的核心动力。田永军团队设计的新型采棉机,打破了我国棉花农艺与农机壁垒,更加符合我国棉花农艺实际,为稳定棉花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喀什市岳普湖县聂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聂伟今年种植了6000余亩长绒棉,春季受风灾影响,补种面积较大,棉花行距出现偏差。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选择了新型采棉机,采摘效果让聂伟出乎预料。

  聂伟说:“新型采棉机不受人工补苗、播种,行距乱等问题的限制,采摘棉花完全没问题的。”

  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专业委员会委员李军华说:“长绒棉新品种阿农海2号,配合好的种植模式和新型采棉机,属于良种配良法再配良机,拾净率非常高,很完美。”(兵团第十二师党委宣传部供稿,刘刚峰卢小超)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