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海如织著丝源 “破茧成蝶”绘新图——走进宜州区桑海丝源田园综合体

http://www.texnet.com.cn/ 2023-10-18 08:58:35 来源:河池日报

  “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广西桑蚕看宜州。”宜州所在的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数据显示,2022年底,河池市蚕茧产量达18.72万吨。

  近年来,河池在稳步推进桑蚕茧丝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努力提升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水平,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宜州区桑海丝源田园综合体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桑海丝源田园综合体位于宜州区德胜镇南部,规划范围涉及上坪村、新惠村、楞底村3个行政村,规划面积约9436亩。项目区以桑蚕产业为主导产业,充分利用桑蚕茧资源,对蚕桑业的附属品进行综合开发,如开发蚕沙-有机肥、桑枝-食用菌、桑果-桑果酒、桑树-桑叶茶、蚕蛹-饲料等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打造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健全现代农业标准体系,改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标准化建设绿色桑园种植基地,引进、集成先进农业科技,是目前我们主要的工作方向。”据宜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潘建纯介绍,他们将进一步推广丰产桑园栽培、桑园间套种等新技术和省力化养蚕设施、自动上蔟及自动快速摘茧机,引进新优桑树品种,全面推进栽植规范化、设施标准化、管护科学化、效益最大化,打造广西桑蚕种养标准化的示范样板,进一步拓宽农户的增收渠道。

  “我养了10多万条蚕,种植桑树约20亩,养蚕一批收获约250公斤蚕茧,收入达1万元左右。”上坪村洞口屯村民兰辉锋说,随着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越来越多农户享受到了桑蚕产业发展和新技术推广带来的福利。

  以小蚕共育技术为例,通过与项目区内由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和其他企业达成合作,当地合作社、专业养殖户进行小蚕共育,为村民们提供3龄蚕。村民得到小蚕后仅需再养20天左右,蚕就可以产茧。

  不仅如此,入驻桑海丝源田园综合体的企业在桑叶成熟期、鲜茧出产期还会主动开展桑叶、鲜茧、桑枝收购工作,为村民们解决销售的后顾之忧。通过物流运输,桑叶、鲜茧、桑枝走进茧丝绸企业的生产车间。随着机器轰鸣声不断,一片片桑叶、一颗颗蚕茧、一条条桑枝……逐步变成一缕缕丝线、一片片绸缎、一瓶瓶桑果酒、一捆捆菌棒、一袋袋饲料。

  “养蚕产茧周期缩短了,因技术不到位导致存活率低的问题减少了,产出的鲜茧在家门口就有企业来收购。”村民们高兴地说。再加上使用省力化喂蚕轨道等自动化设备,蚕宝宝的喂食、管理等各项工作更加高效、便捷,他们对种桑养蚕愈发有信心。成本低、效益高、收入快,碧绿的桑叶已成为村民们增收的“黄金叶”。

  据了解,桑海丝源田园综合体项目区内桑园总面积达到21000亩、养蚕量9.5万张、有小蚕共育户2家,小蚕共育率高达100%,全年蚕茧产量达716吨,养蚕收入达到3595万元,农民人均养蚕收入达1.7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桑海丝源田园综合体还通过整合农俗体验、体育拓展、休闲娱乐、民宿旅居等特色业态,持续推进建设生态循环种养+生态旅游观光体验相融合的产村融合示范区,推动乡区品质不断提升、文旅产业不断升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每年都有许多考察团、休闲游客来观光、体验、学习、实践,这是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上坪村党支部书记周立芽告诉记者,依托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的桑蚕博物馆、凤凰岭蓝莓生态种植示范区的蓝莓采摘园和项目区内的农事体验园,上坪村正在打造一条贯穿综合体的生态观光旅游带,集中展示蚕桑产业的桑园美景、餐饮美食、农俗风情等。

  万亩桑田一片翠绿,农人出门采桑忙,一池莲花随风飘摇,荷锄夕归笑声传……桑海如织,田园如画,小小蚕虫“化茧成蝶”,一幅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和谐新画卷徐徐铺开。如今,桑海丝源田园综合体已初具规模,将为宜州区形成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模式,生丝生产、织绸业务以及茧丝绸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经营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提供参考。

  据悉,桑海丝源田园综合体项目计划总投资1.76亿元,共规划51个子项目,建设期限为2022—2024年,目前子项目已竣工30个,已完成投资1.3亿元,剩余项目建设正有序进行。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