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协第五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首届科技大会在绍兴柯桥成功召开

http://www.texnet.com.cn/ 2023-03-27 14:09:07 来源: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3月24日,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和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第五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首届科技大会在绍兴柯桥成功召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原巡视员贺燕丽,浙江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文兴,深圳大学副校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学记,东华大学原副校长陈南梁,日本工程院院士、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常务副院长倪庆清,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石化轻纺业务部主任级高级咨询师乐有华,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桂梅,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继先,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消费品工业处副处长赵晶,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钧等领导嘉宾出席本次会议。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第五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促进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形成,全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范式转变也为行业“换道超车”嵌入全球产业链高端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此背景下,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怎么走?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第五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定调2023发展航向,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会议由中国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祝秀森主持。

  定调: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样走

  曹学军在致辞中表示,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广泛、科技创新活跃、发展潜力巨大,是纺织行业稳增长扩内需的重点。疫情三年,凸显了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要性,各地都支持建立了口罩防护服生产保供,企业对纺织行业也有了新认识。2022年,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对于如何落实好《指导意见》,推进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科技创新,曹学军提出相关建议:发挥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加快关键技术开发创新;以八大领域为重点,加强融通创新,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加快改造升级,推进行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专精特新发展;完善标准认证体系,增强质量保障能力。

  李陵申指出,产业用纺织品是发达国家竞相发展并力求保持战略竞争优势的领域。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门类最为齐全、产品种类最为丰富、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国家。对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下一步发展,李陵申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高端制造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二是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创新变革,要重点推动先进装备的开发和应用和非织造布领域的智能化建设,持续在行业内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进一步加大智能纺织品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三是以绿色制造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要厘清绿色发展路径和低碳关键技术,以绿色低碳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为牵引,以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建设,绿色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广,标准认证体系建设为突破,系统有序推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陈钧在致辞中表示,大纺织产业是柯桥的母亲产业、支柱产业,拥有从聚酯化纤到面料织造、印染整理、服装服饰等产品制造,再到时尚设计、市场贸易、品牌营销、研发检测、产业大脑等专业支撑的完整产业体系。柯桥高度重视产业用纺织品产业提升和创新发展,形成了超细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工业特种丝等产业用纺织特色集群。下一步,柯桥将以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为牵引,进一步推进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科技创新,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推动柯桥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链的迭代升级。

  布局:开辟行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李桂梅作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并介绍了协会2023年工作重点。她表示,2022年,中产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针对行业重点难点做了大量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党建引领,凝聚行业发展力量;勇毅前行,提振行业发展信心;强基固本,稳步推进协会建设;科技赋能,驱动行业高质发展;绿色低碳,焕发行业发展动能。

  李桂梅表示,2023年中产协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力开辟行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积极营造具有竞争力的新生态、新业态,不断推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协会重点工作将围绕以下十个方面展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行业特色党建活动矩阵;完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持续推进个体防护、生物医用材料等产业链强链补链和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建立优质企业数据库库,梯度培育领航、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成立静电纺丝非织造材料专业委员会,推动静电纺产业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应用;加强行业绿色低碳研究,开展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等工作;有效开展多维度国际交流合作和对外宣传,积极推动ISO土工合成材料标准相关工作;开展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和示范工厂遴选,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行业各类人员应知应会培训及专项技能培养;推动行业重点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发布非织造布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聚力:凝聚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力量

  第五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协会年度工作报告,并对协会理事会进行了调整和增选。

  图片

  中产协自开展研发基地建设以来,行业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研发基地建设,成为了行业在细分领域科技创新领先以及行业快速集聚发展的显著标志。会上,李桂梅为8家成功入围行业研发基地的单位授牌。

  为积极推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发挥绿色制造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协会组织开展了行业绿色工厂示范企业培育工作。陈南梁和乐有华为第一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绿色工厂培育企业颁发证书;陈文兴和贺燕丽为第一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绿色工厂示范企业颁发证书。

  近年来,协会积极推动行业“可生物降解”、“可冲散”等认证工作,引导责任生产、绿色消费。截至2023年3月,共有26家单位36个认证单元通过“可生物降解”,两家单位两个认证单元通过“可冲散”认证。李陵申和曹学军为第二批通过“可生物降解”认证和首批通过“可冲散”认证的企业颁发证书。

  2022年,中产协成立先进技术纺织品创新联盟,首期由100多家先进技术纺织品领域的全产业链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组成,旨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助力保障重点技术领域自主可控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靠。为打造品牌、凝聚共识,联盟推出了专属标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浙江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文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桂梅,中产协先进技术纺织品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东方国际集团中央研究院院长李健,中产协先进技术纺织品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产协水刺非织造布分会会长、杭州路先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芸等六位领导嘉宾共同启动了联盟标识。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首届科技大会

  未来,行业竞争将着力呈现技术优势、替代优势、品质优势和主导优势。行业科技在努力实现三大工程(产业基础能力创新的突破工程、核心共性技术创新的强基工程和高端应用技术创新的卓越工程)的过程中,如何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对此,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首届科技大会众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会议上半场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总工程师李昱昊主持,下半场由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常务副院长倪庆清和东华大学原副校长陈南梁主持。

  破局:如何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

  陈文兴以《纺织产业绿色发展》为主题,分别从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形势、纺织品生产原料绿色化、纤维材料绿色低碳制备技术、纺织品绿色环保加工技术、纺织品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纺织行业绿色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对我国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技术、新路线进行深度剖析。他提出,在纺织强国目标已基本实现的基础上,绿色化是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打造资源可持续、制备加工低碳低排、主动治理环境的绿色纺织产业,并构建绿色标准体系。

  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戚栋明介绍了浙江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情况。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是浙江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中4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该中心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为浙江成为全球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支持。团队主攻方向围绕纤维材料先进制备、高端纺织与生态染整、纺织智能制造与先进复合材料、未来纺织技术四个方面。戚栋明表示,中心未来将打造强公益属性创新平台,引入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探索自我造血功能新模式,赋能现代纺织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上海东方国创先进纺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晓峰聚焦行业创新前沿,就推进上海先进技术纺织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作分享。创新中心聚焦我国空天军事安全用纺织、环保节能治理用纺织、医卫用纺织、新能源车用纺织等“卡脖子”技术难题,重点建设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中试基地、5个重点实验室,在新能源车内饰工程技术、生物可降解产业用纺织材料中试技术、三维超大隔距柔性复合材料中试技术、医用防护纺织品功能一体化工艺技术等领域形成八大技术突破。

  创新:产业用纺织品如何提质升级拓展应用?

  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用纺织品不仅广泛应用于民生产业,而且在国家战略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行业的战略支撑力量。

  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主任,东华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导孙以泽作《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成型体三维编织技术与装备及发展趋势》主题报告,对三维编织关键技术、三维编织装备、三维编织产品、三维编织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表示,三维立体编织技术具有层间强度高、损伤容限大、近净成形、一体织造的优势。三维立体编织装备从复材预成型体性能方面来看,可设计、力学性能好,抵抗层间分离能力强,尤其适合各种曲面体、异形结构件立体编织,是结构件预成型体的最佳成型方案;从复材预成型体生产方面来看,同时参与编织的纤维束多,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还可以编铺结合、编缠铺复合编织,是目前兼具复材预成型体性能和高性价比的生产方式。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专家武娟娟介绍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领域的应用。在“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机车、动车组、地铁等车辆的需求持续扩大。绿色、轻量化、安全成为轨道交通车辆的发展趋势,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多功能性的复合材料,成为轨道车辆的首选材料。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例,中车集团研发的下一代地铁车体,采用全碳纤维复合材料,整车较同类地铁金属减重30%;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新一代磁悬浮列车车体的使用率达到70%,其重量与传统铝合金车体相比减重30%。武娟娟表示,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的应用是必然趋势,但各关键技术、性能参数互相制约,需要平衡综合评价,只有将各种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共同融入到日常设计中,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满足新型轨道车辆发展的需求。

  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周家德以《高科技绳索的应用与展望》为主题,提出合成纤维绳替代钢丝绳、绳网防污和智能绳缆是大趋势,并介绍了纤维绳网的发展历程和在船只系泊、地下和地表矿业、拖轮/船舶辅助、工程设计、海上大型起重设等方面的应用优势。他指出随着绳索技术在低反弹、耐火绳、海工平台、弯曲疲劳、张力监测、合成纤维链条、纤维吊索、接头、智能等方面的发展,高科技纤维绳索将在舰船系泊、再生能源、重装吊索、矿业、消防安全,以及建筑、航空航天、运动、娱乐、武器等方面得以广泛运用。

  韩继先作《纺织绝热产品在绝热节能工程领域应用与展望》主题报告。绝热材料与制品广泛用于军工、航天航空、工业、农业、建筑建材、交通运输、仓储、纺织等各行各业,承接保温、保冷,吸声隔音、消声等多功能材料工程领域。“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的纤维类材料,通过纺织技术制成产品,或者与纺织品结合形成绝热节能产品,可见纺织工艺技术与绝热材料的完美结合才能发挥各自优势,在节能领域扩大应用,为我国的双碳战略目标贡献两个行业的力量。”韩继先说道。

  “闪蒸法非织造布产品在个人防护和高值医疗器械包装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我国发展高端纺织业,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一环。”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章生说道。据他介绍,当盛新材已开发出多种闪蒸法非织造布功能性产品,产品在透气性、抗静水压等关键指标方面表现更好,特别是当盛防护服,兼具优秀的防护性能、耐用性能和舒适性能,优于现有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国家标准。目前,当盛公司还在积极扩展闪蒸法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新建的3000吨/闪蒸法非织造年产线2022年已顺利投产,预计十年内产能可达到10万吨/年。

  赋能:纺织品如何引领医疗和健康趋势?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纺织品健康功能属性引发消费者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许多龙头企业瞄准医疗和健康领域,通过科技创新,积极推进医用和健康防护纺织品发展,以高性能纺织品赋能大健康。

  “我们从棉花育种及基因编辑开始,围绕一朵棉花的极致材料创新,打造出感染控制、高端敷料、传统敷料、呼吸防护、成人护理、家庭护理六大商品品类,如:新型天然环保生物降解口罩和全棉三抗手术衣,功能抗菌面料、独创纱线技术、配棉及定纺纱,以及全棉水刺无纺布、全棉纱布、棉纤维改性等创新成果,从医疗专业市场到大众化消费市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解决方案。”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宋海波表示,公司深入产学研合作,立足医用纺织品、全棉时代、环保低碳进行科技创新,重视专利及标准布局,穿越长周期建立长期竞争力。

  东华大学教授、博导,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中产协医疗与健康协会副会长王璐作《医用纺织品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实践与思考》主题报告,从生物医用纺织品的基本特征、生物医用纺织品医疗器械研发案例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生物医用纺织品具有显著的交叉学科特征,它以纤维为基础,以纺织加工技术为依托,以医疗应用为目的。”王璐表示,纺织医疗器械的发展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激发高端纺织技术,培养跨学科人才,深耕跨行业的融合,创新高附加值产品,守护生命健康中国,通过产学研合作与医学联动的模式,不断完善应用体系,带动产业升级。

  张学记分享了智能可穿戴生物传感技术进展及前景。张学记带领的团队,研究内容涉及智能传感器、仿生智能界面传感、智能微纳米马达、荧光金簇传感检测等6个方面。据他介绍,生物传感器是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器件。智能可穿戴生物传感技术是通过对全方位智能感知系统集成、高数据链传输及互联、人工智能决策及协同、超高性能耐冲击防护系统的研发,将看不见的人体生理特征,转换为看得见的物理、化学信号,进而改变人类生活,打造数字生命。

  翻篇归零再出发,重整行装更奋进。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以本次会议为新起点,中产协将一如既往秉承“广业与崇德并重,服务与聚人兼顾”的办会理念,用创新服务助力行业稳健发展,用绿色理念推动行业转型实践,用责任导向焕发行业发展动能,用健全机制激发行业创新活力,用优质平台凝聚行业奋进力量,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开创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