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江苏、浙江等地部分棉纺贸易企业反馈,2月下旬以来沿海地区织布厂及消费终端对远月船货印度纱、巴基斯坦纱、越南纱、乌兹别克斯坦纱等的询价、订货持续清淡,只有少量OE纱成交;目前港口现货除OE8S-16S等粗支纱出货相对较快外,C21S-40S环锭纺及精梳纱表现都不理想,尤其印度产JC40S-60S几乎“门可罗雀”,部分专营印度中高支棉纱的中间商甚至1周多没有开张。
杭州某轻纺进出口公司表示,一方面近期印度国内棉纱消费需求反弹,纱厂降库存明显,因此要求国外买家提前2个月左右下单;巴基斯坦外汇危机警报并没有解除,银行大多仍拒接信用证业务,不利于进口,因此国内布厂、贸易商对印巴纱并不十分感冒;另一方面2月以来人民币持续贬值对棉花、棉纱进口影响也不容低估。据统计,整个2月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合计下跌1821个基点,跌幅达到2.69%,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下跌1915个基点,跌幅达到2.83%。对于中国采购商而言,棉纱进口成本上升较明显。另外春节以来新增出口纺服订单仍以短单、散单、补库居多,预期中的溯源大单、长单较稀少,织造、服装厂迅速下调棉纱等原料补库力度,随用随买、看单采购又成操作主流。
从调查看,自2023年1月以来国内布厂、贸易商等对进口混纺纱的询价、采购热情要明显高于纯棉纱(主要是印尼、越南等产地的涤棉纱、涤粘纱、棉粘纱),对棉纱替代性不断增强。近日由于内销订单回暖,进口纱到港量低,导致棉粘纱供应偏紧,江苏、浙江市场成交较火爆,价格也连续走高,引发棉纱进口企业、国外纱厂的高度关注。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