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的桑树园,规模大小不一的桑蚕家庭农场一家挨着一家……日前,本报记者与参加“共筑高品质生态圈?共绘都市圈蓝图”媒体行活动的成德眉资等地同行,走进资阳市乐至县现代蚕业产业园,了解当地是如何以绿色打底,助推桑蚕产业迭代升级的。
谋求转型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乐至县的蚕桑生产有着1500年的悠久历史,是县域经济的特色主导产业。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自为阵”的传统养蚕,技术落后、难成规模等弊端越来越明显,于是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始谋划建设新型的现代蚕桑产业园,让人工劳作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力促这一传统产业迭代升级。
建成的乐至县现代蚕业产业园核心区位于东山镇,有桑园10000亩。产业园建立了“园区+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引进红旗丝厂、丝绸之路等4家企业入驻,以“大园区+小业主”“返租倒包”等模式带动发展蚕桑家庭农场、大学生创业主体、农家乐等新型经营主体。
“我们采用机械化、智能化养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蚕沙堆肥还田等新技术,能消减单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30%,实现了绿色、有机、生态,着眼可持续发展。”现代蚕业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说,机械化、智能化养殖带来了人工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曾经养300张蚕需要50个工人,如今通过专业的机械化设备,只需要5个人就可以完成。”
深挖蚕桑文化加速农旅融合
“鸟鸣桑叶间,绿条复柔柔”。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乐至县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桑海景观,也给当地农旅融合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底子好,还要规划跟得上。”现代蚕业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说,结合乐至县“中国桑都”建设规划,产业园以“桑海桑田”建设为载体,按照“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构建“一镇三区一环”发展格局,通过“蚕桑主题公园环游道”串联智慧蚕桑示范区、资源开发功能区、蚕桑农旅融合发展区、东山蚕桑小镇4个产业板块,大力打造桑田公社、桑海长廊等景点。
正是因为看好乐至县农旅融合发展的前景,大学生邓如涛夫妇毅然返乡创业。他们在园区承包桑园,经营起一家生态农庄,大力开发全桑宴,同时开设桑果采摘、养蚕体验、手工蚕丝被制作等项目,一年营收相当可观。
据介绍,近年来乐至县通过深挖蚕桑文化,建成中国桑都文化展示馆,举办“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桑都主题诗会、中国桑都全国小小说征文大赛、乡村旅游节桑果采摘体验游等活动,推进桑田公社、桑海长廊、环湖康养、桑都桑海主题公园、非遗展示、工业遗产旅游等项目,年均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实现收入5000余万元。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