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全球通胀压力居高难下,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叠加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难度有所加大。从行业看,原料端价格波动较大,下游下单谨慎,市场销售持续不畅,企业去库存心态急切,市场信心仍需提振。随着“金九银十”传统纺织旺季即将到来,市场抱有较高期待。
7月,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为45.23,较6月下降1.34,行业持续处于欠景气状态。构成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的7项分类指数均位于枯荣线下方,除产品库存指数较6月上升外,其余指数均较6月下降。
原料采购指数
7月,原料采购指数为43.14,较6月下降4.82,降幅较大。从市场价格看,原料端价格均下跌,其中棉价跌幅进一步扩大,粘胶短纤价格稳中略降,涤纶短纤价格大幅下跌。具体数据,国内3128级棉花现货月均价16293元/吨,环比下降3585元/吨,降幅18.04%;1.4D直纺涤纶短纤月均价7993元/吨,环比下降804元/吨,降幅9.13%;主流粘胶纤维月均价15226元/吨,环比下降86元/吨,降幅0.56%。从采购量看,受价格下跌影响,棉纺织厂棉花和非棉纤维备货谨慎,采购量环比均大幅下降,共同拉动原料采购指数下滑。
原料库存指数
7月,原料库存指数为47.27,较6月下降1.19。当月整体市场形势依旧不容乐观,企业开工下降,原料消耗减少。由于原料价格波动,棉纺织厂采购谨慎,同时,为保障资金链,规避原料风险,企业合理把控原料,优化原料库存管理,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从分项指数看,棉花库存量指数46.69,较6月下降1.02;非棉纤维库存量指数47.84,较6月下降1.36。
生产指数
7月,生产指数为45.02,较6月下降2.01,降幅环比缩小。在市场持续不振情况下,叠加疫情、高温等因素影响,棉纺织厂关停限产现象增加。根据中棉行协调研了解,部分地区棉纺织厂能够维持正常生产,做纯棉产品的中小企业关停增加,当月棉纺织厂设备开台率指数44.2,较6月下降2.3。产量方面,纱布产量环比均大幅下降,其中纱产量指数环比下降1.28,布产量指数环比下降2.31,降幅均较上月缩小。
产品销售指数
7月,产品销售指数为43.81,较6月下降2.01。从市场价格看,由于原料价格大跌,带动纱、布价格进一步走低。具体数据,32支纯棉普梳纱月均价25246元/吨,环比下降2287元/吨,降幅8.31%,纯棉坯布(32*32130*702/147"斜纹)月均价5.43元/米,环比下降0.46元/米,降幅7.81%。从市场销量看,下游购销谨慎,观望心理增强,纺织厂出货难度加大,市场较为混乱。当月纱销售量指数为46.09,环比下降1.08,布销售量指数为46.38,环比增加0.13,位于枯荣线下方。
产品库存指数
7月,产品库存指数为47.89,较6月上升1.42,位于枯荣线下方。由于市场销售不畅,企业库存持续累积,尤其纯棉品种库存水平继续维持高位,企业库存压力较大。根据中棉行协调研了解,除部分地区企业差别化产品库存低于1个月,多数企业产品库存达1个月以上,企业去库存压力较大。从构成产品库存指数的分项指标看,虽纱、布库存量指数分别较6月上升1.13和1.87,但仍低于枯荣线,依然处欠景气状态。
企业经营指数
7月,企业经营指数为45.09,较6月下降0.84。在上游原料端价格连续下跌,下游市场持续冷清的背景下,终端品牌商压价严重,棉纺织厂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为降低产品库存,企业下调报价,随行就市,经营持续承压,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选择白天停工,夜间生产。当月,主营业务收入指数为45.21,较6月下降1.03;利润总额指数为44.97,较6月下降0.65。
企业信心指数
7月,企业信心指数为45.33,较6月上升1.44,位于枯荣线下方。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连续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同时国际粮食和能源供应相对紧张,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上升。国内经济目前还是处在恢复进程中,内外需求依旧弱势,市场消费信心和动力不足。临近新棉上市,供应端压力不减,随着“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企业对传统纺织旺季抱有一定期待。
说明: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指数采集自全国近500家次棉纺织厂,参考国家制造业PMI等指数制定方式,通过对多个主要指标加权计算得出,当指数高于50,表示棉纺织行业本月景气程度好于上月,低于50则表示本月景气程度不及上月。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