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的碳纤维产业到底有多强?

http://www.texnet.com.cn/ 2022-08-11 16:06:20 来源:中国纺织报

  7月底,江苏省科技厅批复同意依托长三角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江苏省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

  无独有偶。一款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国产轻型飞机ZA800近期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首飞,恒神股份是ZA800所用碳纤维材料的唯一供应商。

  恒神股份为卓尔宇航集团自主研发的国产轻型飞机ZA800提供碳纤维及复合材料。

  在国产碳纤维产业整体处于发展“黄金期”的当下,这些新动作让业界深刻感知到江苏碳纤维产业的发展活力。

  江苏几家碳纤维龙头企业现阶段经营情况如何?有哪些新动向?他们的产品在下游应用领域取得哪些新突破?龙头企业新项目建设情况如何?在产业技术创新生态建设方面,产业链龙头如何与应用端更好融合?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今年6月底,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在江苏省常州市揭牌。该中心将重点面向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绿色复合材料与绿色制造等领域开展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以解决产业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为核心,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

  截至2021年年底,常州市共有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骨干企业36家,主要分布在常州高新区。2021年,常州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内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约占江苏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总销售收入的30%。

  近年来,常州高新区聚焦“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集群打造,加大力度,使当地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已经形成了碳纤维原丝、碳纤维、织物、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制品、关键装备,以及检验检测的全产业链生态。常州高新区还设立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专项产业基金,一期投入3亿元,定位于碳纤维及复材产业的国内创新孵化等。

  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严兵介绍,常州有着较好的碳纤维产业基础。目前,常州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常州高新区也集聚了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创碳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创碳谷”)等几十家骨干企业。

  新创碳谷新生产线的建成,赶上了本轮市场好时机。其首条年产能为3000吨的生产线于2021年10月试车成功。到2021年年底,其碳纤维产能达到6000吨。今年,该公司加紧建设12000吨新产能,预计年内投产。新创碳谷董事长谈昆伦介绍,公司已投产的生产线主要生产25K大丝束碳纤维。根据高强型聚丙烯腈基(PAN)大丝束碳纤维的特点,公司设计了全产业链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成品速度和生产效率。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简科技”)也位于常州高新区,是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所需的ZT7系列碳纤维产品的批量、稳定供应商。今年一季度,其营收为1.73亿元,同比增长135.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66.1万元,同比增长183.83%。为了扩大产能规模,中简科技2021年宣布拟投资18.67亿元,建设年产1500吨(12K)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产品项目。“公司IPO募投项目(千吨线)目前根据客户需求释放产能,并完成交货;三期再融资募投项目当前正处于建设中。”中简科技董秘李剑锋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以中简科技为龙头,常州高新区还努力构建“3+1+X”产业发展格局。其中,“3”是指3家龙头企业牵引,包括中简科技、新创碳谷和安泰复材;“1”是指重大创新平台支撑;“X”是指众多潜力企业、要素集聚。

  严兵进一步介绍:“风电是常州的一个优势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比较多,如机舱罩、齿轮箱及多轴向布、树脂等企业。常州的电动自行车等产业也比较发达。英国的一家公司已经开发出最新款碳纤维电动自行车,在轮毂、车架、前叉等部位都用到了碳纤维材料。可以预测,随着我国消费升级,碳纤维电动自行车也将逐渐被接受。从这些方面看,常州碳纤维产业还有很大的需求增长空间。”

  龙头企业大展身手

  江苏是我国碳纤维生产大省之一。

  近期发布的“2021年化纤行业产量排名”中,在碳纤维产量排名中,排名第二位的是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复神鹰”),排名第三位的是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神股份”)。

  同时,《2021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显示,国产碳纤维企业2021年的运行总产能中,中复神鹰的碳丝运行产能为11500吨,恒神股份的碳丝运行产能为5500吨。

  中复神鹰的总部在连云港。今年4月,中复神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今年一季度,其营收约为4.6亿元,同比增长229%;归属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200.8%。

  依据招股书,中复神鹰上市募集资金29.33亿元,主要投向西宁年产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该项目投资规模为20.58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8亿元。

  显然,在行情好的时候,快马加鞭建设西宁项目、抓住市场机会非常关键。其西宁一期项目自2021年9月陆续投入试生产,当年就实现了3055吨T700级碳纤维的销售,且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

  中复神鹰董秘金亮表示:“西宁二期项目已于2021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处于基建施工和设备加工制造阶段,预计2023年年初将开始陆续投产。随着西宁项目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公司将有效满足航空航天、新能源、交通建设等下游应用领域对高性能碳纤维的需求。”

  同时,中复神鹰拟使用募集资金2.33亿元,投向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纤维及原丝试验线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3.62亿元,投向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

  据了解,2021年8月,中复神鹰“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大飞机园开工。该项目专注于航空树脂、航空用碳纤维中间制品和成型工艺的研发和制造。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增强中复神鹰在碳纤维高端应用领域的技术实力,并为加速我国大飞机原材料国产化进程作出积极贡献。中复神鹰董事长张国良表示:“发展大飞机是我国的国家战略,民用航空领域在新形势下加速使用国产自主复合材料也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国产碳纤维龙头企业将大有可为。”

  新三板挂牌企业恒神股份的总部位于江苏丹阳。2021年,其营收为9.06亿元,同比增长67.11%%;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5亿元,同比增长252.27%。

  恒神股份不仅在实现盈利上结结实实打了一场翻身仗,其产品在多个应用领域也有新突破。

  2021年7月,恒神股份助力世界首套设计时速为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2021年9月,以自产碳纤维生产的拉挤碳板成功在国内首支百米级大型海上风电叶片上应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4日,由卓尔宇航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国产轻型飞机ZA8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首飞。恒神股份是ZA800所用碳纤维材料的唯一供应商,为其提供了碳纤维及复材。据了解,ZA800全部采用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机身、机翼一体成型,比传统的金属机身强度、刚度更高,机体重量更轻,更绿色环保,是一款全球领先的轻型运动类飞机。恒神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在通用飞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适航取证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共同推广碳纤维材料在通用飞机领域的标准化和应用拓展。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驱动力,江苏碳纤维产业正在趁势而上,紧抓市场大好时机,良性发展态势进一步加强。从现阶段市场供需看,龙头的扩产和新项目投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碳纤维持续面临的供不应求态势。从长远看,无论是在大型风电叶片等工业领域,还是在通用飞机、大飞机等民用航空领域的相关突破,都预示着在航空这个碳纤维的传统优势应用领域,江苏碳纤维企业要一展拳脚。

  需求潜力加速释放

  江苏也是我国碳纤维消费和应用“大户”。

  需求的牵引,对于碳纤维产业整体的良性发展非常关键。“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企业总是发愁产品生产出来要卖给谁,有些企业甚至一生产就亏损,所以那时有不少‘僵尸企业’。现在,风电市场对碳纤维的需求旺盛,‘一丝难求’的日子持续了很久,江苏市场地位体现得尤其明显。”一家碳纤维企业的销售人员向记者感慨。

  《2021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碳纤维需求总量为62379吨。其中,江苏对碳纤维的需求量为22053吨,占同年我国碳纤维需求总量的比例为35.4%,这一占比排名国内各省份第一。

  在江苏碳纤维总用量的“大盘子”中,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盛科技”)位列第一。2020年,我国市场碳纤维需求总量为4.88万吨,澳盛科技一家企业的用量达到了1万多吨,2021年其碳纤维用量也超过1万吨。中复神鹰等企业就是其碳纤维供应商。

  澳盛科技还在挖掘市场潜力。今年7月1日,澳盛科技二期整优提升项目在苏州中鲈科技园奠基,此次开工了两个项目。

  一个是风电拉挤板生产智能化改造项目,将新增碳纤维风电拉挤板智能生产线84条。达产后,将年产风电拉挤碳纤维板1500万米。另一个是润泰纺织有机更新项目,将建设年产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5000万平方米项目,拟购置国产预浸机设备50套。达产后,产品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氢气瓶等方面。

  澳盛科技总经理许文前向记者介绍:“公司是全球风电设备巨头维斯塔斯的最大供应商。公司的风电碳梁市场占有率目前全球第一,制造风电碳梁要用碳纤维,碳纤维用量也是全球第一。为了使企业发展更有后劲,我们在风电碳梁扩产的基础上,将开发氢能项目。从新需求潜力看,氢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严兵也表示:“来自风电叶片领域的需求量连续几年激增,是国产碳纤维火热行情延续了快3年的一大‘功臣’。江苏是风电碳梁生产大省,尤其是近两年一路赶超,对碳纤维的使用量跃升全国第一。同时,在氢能源汽车储氢瓶等方面,碳纤维的应用目前已放量,未来还会继续放量。”

  “碳纤维企业要勇当产业链龙头,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生态建设。”广州赛奥碳纤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刚对记者表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设计与成型工艺,与传统材料有很大差别。碳纤维生产企业需要联合国内外技术实力较强的复合材料设计公司,与潜在应用单位一起,共同推进产业生态链的建设。

  “应用市场的突破和发展,能为碳纤维产品提供‘百花齐放’的机会。深入的生态建设,将为碳纤维产业增加多样化的产品。每家碳纤维企业都要深耕自己的生态链,把产品打磨成国际水准。全行业要加强基础技术及工程技术的研发力度,除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提升,还亟待开展‘新一代碳纤维技术’研究。只有企业与科研院所形成更紧密、更高效的研发联盟,国产碳纤维才会有更好的明天。”林刚说。

  “下一阶段,江苏碳纤维产业仍将乘风破浪,把握好市场大好时机,继续开创国产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严兵说。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