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风电整机巨头维斯塔斯碳梁专利保护期7月19日正式到期,这意味着其他风电叶片制造商将可以不受限制地推出应用碳梁的风电叶片产品,适应目前风电发展大功率化的趋势,碳梁的风电叶片有望加速开启。受此影响,碳纤维概念股大爆发。其中,中材科技(002080.SZ)、双一科技(300690.SZ)、吉林化纤(000420.SZ)等多只股票涨停。
据悉,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粘胶基、沥青基、聚丙烯腈基纤维等)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的一种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纤维。其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等行业。碳纤维材料硬度高、质量轻,适合用于大型化的风电叶片,目前碳纤维已经呈现取代玻璃纤维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海上风速高,对风机性能的要求更高,轻量化、大型化要求更加明显。因此海上风机的单机容量一般都远远高于陆上风机,正因如此,海上风机对于轻量化的碳纤维材料的需求更为强烈。除海上风电市场较高的用材需求外,氢能、光伏等新能源领域以及航空航天领域需求的不断攀升,碳纤维材料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市场空间逐步打开。
根据赛奥碳纤维的数据,过去1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达10.37%,2021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同比增长10.38%至11.80万吨,增速显著提升7.59个百分点。同期中国市场由于应用比例基数较低,年复合增长率达20.97%,但由于新兴行业需求快速释放,中国市场增速处在持续上升的态势;截至2021年中国市场需求量为6.24万吨,同比增长27.69%,需求量全球占比首次超过50%,增速及需求规模均全球领先。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预测,未来几年,海上风电将在全球范围实现快速增长,预计2020-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预计达50.8GW,年复合增长率约19.72%。而据中信建投预测,到2025年中国陆上风电碳纤维需求为4.39万吨,海上风电碳纤维需求为1.50万吨,两者合计总需求达5.89万吨,复合增速达27.2%。预计到2025年,中国风电领域碳纤维需求将占全球风电领域碳纤维总需求(8.06万吨)的73.08%。
首创证券认为,得益于全球碳中和背景下风电装机的快速增长,以及叶片大型化背景下碳纤维的渗透率上升,未来风电叶片仍将是拉动碳纤维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而应用于风电叶片的碳纤维2021年全球达到3.3万吨,预计2025年达到8.06万吨,CAGR为25%。
招商证券在6月20日的研报中表示;未来几年全球新增碳纤维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目前国内掌握碳纤维核心生产技术的企业仅有几家龙头企业碳纤维规模效应明显,龙头企业扩产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碳纤维成本下降将有利于提升其在下游的渗透率。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加码、下游需求增长以及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碳纤维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推进。建议关注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军企业光威复材;专业从事高性能纤维研发、生产和销售,已实现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在国家航空航天领域的长期稳定批量应用的中简科技;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率先突破千吨级碳纤维原丝干喷湿纺工业化制造技术,主要产品为T700级及以上小丝束碳纤维的中复神鹰;国碳纤维原丝主要供应商吉林碳谷。
相关概念股:
中复神鹰(688295.SH):国内干喷湿纺技术龙头,公司建成了国内首条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在T700高性能领域进行降本,碳纤维产品广泛分布于多个市场,技术、规模和成本、产品、人才、股东优势明显,预计随着公司IPO落地、西宁基地万吨线全面投产,公司销量增长和成本下降进入快车道,将持续推动碳纤维国产替代。
吉林碳谷(836077.BJ):大丝束碳纤维原丝龙头,拥有世界领先的原丝生产工艺,产能全国第一,公司规划2025年20万吨产能规划,先发优势显著,原丝成本已接近理想值,在民用领域的市占率有望维持在50%以上。
吉林化纤(000420.SZ):粘胶长丝龙头,依托一体化产业链大规模布局原丝碳化与碳纤维复材。大丝束碳化环节产能领先,吉化集团规划6万吨碳化产能,并布局下游复合材料,产能优势显著。
光威复材(300699.SZ):全产业链龙头,具备碳纤维生产线及关键设备、预浸料生产线以及复合材料成型设备等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
中简科技(300777.SZ):军用高端碳纤维,生产设备98%以上为自主研发设计和国内制造,ZT7系列产品各项指标优于东丽T700。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