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应用广泛替代
高质产纺华章日新
4月2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全面、准确理解《指导意见》的重要精神,中产协特在官方微信开设【聚焦“十四五”】栏目,涵盖高端访谈、任务领航、领域直击、优企风采等内容板块,旨在高质量实现《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任务领航
合力攻坚
务实笃行
见证行业倍道兼程
砥砺奋进
任务之两化融合
《指导意见》围绕发展目标,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两化融合、绿色发展、标准引领等方面,提出五项重点任务。在“促进两化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部分指出: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加大智能纺织品开发推广;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
产业发展是经济的“压舱石”,企业则是“动力源”。本期,我们将围绕《指导意见》五项重点任务之一“促进两化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展开,从部分企业创新案例中,领略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方面的重要突破。加大智能纺织品开发推广方面的内容将在下期与大家分享。
胎基布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已见成效
国内成套胎基布生产线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偏低、人工劳动强度大的特点,实现生产线自动化是建设胎基布智能工厂的基础,全自动收卷机及自动加淀粉和配胶系统是实现生产线自动化的关键。
天鼎丰控股有限公司一直把自动化升级改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同时,还依托东方雨虹自主研发的如ERP、WMS、OA等实现了经营管理的数字化。天鼎丰在企业内部成立了智能制造项目部,挖掘具备自动化改造的项目,重点进行全自动收卷机设备的研发、自动加淀粉和配胶系统的改造、视觉验布系统的研发、电动摆丝系统的升级改造。
其中,全自动收卷机的研发难点复杂繁琐,天鼎丰技术人员几经讨论,确定了使用机械手的生头方案、机器人穿纸管方案和机器人贴标签方案。2019年4月完成设备加工组装,2019年9月完成线下技改调试试运行,2019年10月完成在线安装调试运行,实现了全自动下卷,即自动取样、自动充放气、自动抽轴、自动贴胶带、自动打印标签、自动贴标签、自动包装、自动穿纸管、自动备轴等全自动系统,实现和DCS系统、WMS系统互联互通,用全自动化的设备替代了繁重的人工劳动工作。改造完成后,机器人抽轴代替了人工抽轴,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每班组1人取代了改造前的每班组3人,效率提升明显。
淀粉配胶需要蒸汽加热,工作环境在38℃以上,一线员工劳动强度大;淀粉和水的配比容易出现错误,温度和时间控制也会因为人工因素而产生误差,造成配胶粘度不一致,质量不稳定。所以,天鼎丰决定对该系统进行改造。2018年10月,自动加淀粉与配胶系统在一车间进行安装调试,2019年1月正常运行,实现了淀粉自动输送,即自动加淀粉、自动加水、自动搅拌、自动升温、自动送胶的全流程,系统数据可以全部上传DCS,实现数据存储与互联。到2020年12月,天鼎丰所有胎基布生产线全部实现了淀粉自动输送与自动配胶输送。
同时,天鼎丰在兰炭自动输送设备、视觉验布系统和电动摆丝系统也先后完成了自动化改造,改造后节约了劳动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量。
水刺非织造布实现国产化生产线装备与系统集成应用
水刺非织造布工业互联网平台国产化工程,将引领非织造新材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行业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综合运营成本等新思路;推动非织造布产业升级改造,整体提升行业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山东永信非织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3月起实施了9万吨生物质纤维非织造新材料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13.7亿元。联合恒天重工、山东大学、中国国机智能研究院,建设两条高速宽幅水刺全流程智能生产线。其运维系统采用数字化设计,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打造水刺非织造智能工厂。
本项目以智能化水刺非织造布装备为基础,以全流程智能化物流为依托,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应用网络技术和生产过程信息化,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与决策支持方法,实现面向订单的柔性化智能化水刺非织造布生产模式,形成水刺非织造布生产智能化工厂技术体系。
本项目突破医卫用可降解非织造新材料生产关键装备国产化、整体设计的数字化,实现国产化生产线装备与系统集成应用,,从而在产量和整体设备效率提高,材料成本、运营成本和质量成本下降的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环保滤料智能生产车间实现生产智能化和高度柔性化
通过环境基础设施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环保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滤料行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在滤料行业智能制造实践上,江苏蓝天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走在行业前列。蓝天环保通过实施智能工厂智能制造项目,基于大数据预测性工程、工业物联网以及集成工业软件的服务网络,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供应链和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生产智能化和高度柔性化,以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效率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蓝天环保建设的环保滤料智能生产车间拥有先进的滤料生产线。生产设备利用设备通讯输出端口、传感器、条码等技术,通过公司内部局域网组网,完成包括生产设备、人员、物料和成品的高度互联。车间全线使用智能化生产过程管理制造系统(MES),设备联网进入MES管理系统,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监控。在实现系统数据标准化、结构化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和共享,通过数据深度挖掘达到及时、有效进行业务分析和监控,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详实有效的数据保证。
据介绍,蓝天环保未来将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不仅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袋式除尘滤料,同时为客户提供工况分析检测、除尘器运行维护等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从袋式除尘滤料生产制造型企业向除尘器运营维护服务型企业转变。通过环境基础设施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环保产业互联网平台,以环保设施大数据为依托,包含烟气排放、物耗能耗、副产物、远程监控、运营绩效、应急处理、专家建议以及预测预警等功能,为客户管理层提供高效便捷的集中式、透明化、全方位的精准环保运营管理与绩效考核,大幅提高企业环保运营管理效率,降低环保运营管理成本,创造节能、安全、高效、可靠和便捷的环保管理服务价值。
纺熔非织造卷材生产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构建弹性生产体系
通过环境基础设施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环保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滤料行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从非织造卷材生产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努力打造具备行业示范效应的智能化纺熔成套装备。同时,在持续夯实装备数字化水平、建设智能化示范装备的基础上,将不断拓展智能装备技术边界,有计划地开展常用品种“一键式开机”功能设计、预测性维护功能设计、智能化能耗管理系统、打通生产线之间数据接口、打通生产线数据系统与企业管理系统接口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用户企业提供可定制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不断助力用户企业纺熔非织造卷材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转型。
近年来,宏大围绕个人护理、医疗感控“用即弃”非织造制品市场对性能和产品的需求,致力于高速智能纺熔复合非织造布成套装备的研制和推广。宏大高速智能纺熔复合非织造布成套装备以个人护理和医疗防护制品的轻量化、高品质、低成本为设计目的,在生产8-12gsm的轻量化材料时,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消耗方面进步显著。例如,在以3.2米幅宽生产10gsm规格的SSMMS产品时,宏大800米装备与600米装备相比:年产能提升2000吨以上,每生产万吨产品约节电450万度、约省时3个月。
同时,宏大依托新一代纺粘技术研发的重点产品“新柔性”纺粘生产线项目正在按计划研制中,其目的在于帮助生产企业建立纺粘非织造布弹性生产体系,在同一条生产线上通过设备调整来完成不同品种的批量生产,同时满足产品多样化、转产成本低的要求。
精细化、自动化、信息化逐步融合,向数字工厂转型
要实现完整的数字工厂转型,必须进行“精细化”“自动化”“信息化”的逐步融合,运用统一目标、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推进。
杭州诺邦无纺股份有限公司多年前就引进了ERP信息化系统,部分业务流程及账务处理可通过ERP实现,但订单生产的中间过程无法得到有效管控。诺邦要实现完整的数字工厂转型,必须进行“精细化”“自动化”“信息化”的逐步融合,运用统一目标、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推进。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为数字工厂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标准;第二,从手工数据采集到物联网采集,把现有运营中的“事后数据”,变为“实时数据”,从传统工厂向数字工厂转型;第三,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整体转变,融合信息化、数字化的系统集成,将销售接单到产品出货整个供应链环节数据透明,实现数据驱动产业升级,迈向智能工厂。
目前诺邦的主要做法包括,第一,生产全流程设备自动化,构建少人化工厂。通过引进AGV智能物流系统,利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定位、翻转设备、自动抓取、自动模拟、检测产品、传送带智能路线检测等,实现成卷产品至分切的自动配送。通过加装高精度智能检测传感器及控制技术,在分切包装各工序间布置专用工业机器人,来完成自动分切、卷膜、包装、称重等工作,实现产品自动下挂、打包、成卷、分切、打包的自动运转过程,提升柔性生产效率。生产过程自动装备的数控化率提高至97%,生产线自动化工位占比从之前不足60%提高至95%以上,人均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第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自动化转型数字化。通过与设备数据的对接、生产线增加传感器等方式,实时采集所有关键设备的运转数据,一改以往人工分时抄写、记录的方式,并实现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展现、积累、对比、分析及预警及功能,为管理者提“供数字化助理”。
第三,搭建诺邦式的信息化全流程作业平台,赋能公司整体经营。诺邦将逐步搭建一个特有的信息化全流程作业平台,来全面实现整个运营过程中线上数据贯通,以解决前端生产链和后端供应链问题。前端市场-销售-研发如何能够快速通过客户资源整合进行快速产品迭代、引导及预判,精准有效地控制产品开发,并能够辅助生产,最大化地控制产品利益。后端供应链体系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全面的需求梳理、工艺设计、物料采购、生产执行、仓储设计、品质管控、交期管控、成本管控等等一系列的内部管控,通过经验管理转型为数据驱动,使得整个过程数据化,让管理决策更加快捷、精准。
大数据中心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中心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企业提供采购、价格、招标等数据支撑,以智能化方式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环保滤料产业是江苏省阜宁县重点培植的产业之一,全是阜宁县的特色产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1/3。“十四五”期间,阜宁环保滤料产业集群率先在全国同类产业园区实现企业数字化全覆盖,于2020年9月建成阜宁环保滤料大数据中心,该中心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企业提供采购、价格、招标等数据支撑,以智能化方式助力阜宁滤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平台从左到右分为“产、供、销”三大板块。一是整合现有资源。在原产业园基础上,从服务企业出发,从产业源头,整合原材料市场,形成整体合力,在企业经营成本上实现大幅度的压降,保障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二是加快数字化进程。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的MS系统互联,直接在平台上调用所出产品的生产技术参数,监控产品质量,保障终端市场利益,帮助本土企业积极抢占市场。三是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大数据平台,进一步整合全国环保滤料产业资源,最终实现科研成果共享、订单共享、产业工人共享,吸引国内龙头企业落户,实现环保滤料产业达到百亿级规模。四是帮助企业科学管控。企业通过有效收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将数据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生产工艺进行不断的跟更新和完善,使得企业可以有效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提升生产之中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科学化管控。
据介绍,阜宁拥有世界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现有德国奥特发高温生产线,瑞典ETON(亿通)吊挂系统,国内宽幅最大的德国DILO(迪洛)环形针刺生产线,比利时高速剑杆织机,德国卡尔迈耶经编机、蒸发中试反应釜、气相色谱仪、电力织物强力机等多种智能化成套设备和检测仪器。
企业纷纷表示,目前,在国际形势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产业主要面临着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转型压力持续加大的问题。《指导意见》对产业融合创新、塑造核心优势、引导理性竞争等方面将起到指引、带领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形成规范化市场制度,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企业将围绕《指导意见》重点任务和重点领域要求,通过建立高层次创新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核心技术,快速进入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方向的新型纺织产业。在提升装备技术的同时,不断优化业务结构,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