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部分国内棉花贸易商、棉纺织厂反馈,受3月中旬以来ICE期棉暴力上涨、俄乌爆发冲突、欧美对俄发起一轮又一轮极限制裁对全球海运、大宗商品供应链的破坏越来越深的影响,一些前期签订的美棉、巴西棉、澳棉、西非棉、印度棉等采购合同执行难度不断加大,其中卖方推迟交货、协商取消合同甚至直接违约、毁约的占比较高,申请仲裁案例明显增多。
青岛某进口企业表示,近几年外棉采购合同中大多约定ICE期棉主力合约(或外棉现货价格)浮动空间(如涨跌5美分/磅以内则仍按原合同执行,高于5美分/磅则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因此在1个月时间内ICE期棉暴涨近30%前提下,卖方要球重启合同商谈没有不妥;如果协商取消合同,则卖方给予采购商一些补偿,合同由卖方回购;如果协商继续执行合同,买方接受棉价在一定幅度内上涨,则签署合同附件;协商不成,申请仲裁。
山东滨州某中型棉纺厂认为,ICE期棉、进口外棉现货价格如此大幅飙涨,与其等待延期交货甚至毁约不如买卖双方协商,接受一定额度的补偿,为后期再合作做铺垫。一方面受ICE期棉暴涨拉动,近期港口保税美棉31-3/31-4 36/37(28/29GPT)1%税下直接进口成本与内地库新疆棉“倒挂”1000元/吨以上,外棉性价比不高;另一方面2022年2季度棉纺织服装出口有利润、上档次的订单因美政府进口涉疆产品禁令执行趋紧、东南亚各纺织大国抢单及欧美消费降级、国内疫情多点开花等多因素影响而下滑比较突出,因此对高品质高可纺性的美棉、巴西棉、澳棉等消费需求低于预期。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