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蚕”海“桑”田话变迁

http://www.texnet.com.cn/ 2022-01-20 15:03:00 来源:来宾日报

  1月17日中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养蚕人,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村民罗娇玲没有像其他蚕农那样忙着采摘桑叶喂蚕,而是不紧不慢地洗菜、洗米。这换作以前是完全不能想象的。

  “换成饲料养蚕后,我闲了许多,往年摘桑叶累得腰酸背痛。”说话间,罗娇玲带着记者来到自家的小蚕培育基地。在恒温设备下,外面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近三万只蚕发育整齐、健壮,正狼吞虎咽地吃着饲料。这些由桑叶、玉米粉等作为原料的饲料经掺水搅拌、蒸熟,变成了柔软的绿色块状,隐约散发出桑叶的清香。

  凭借良好的气候条件,忻城素有种桑养蚕的传统。罗娇玲告诉记者,自己从小看着家人养蚕,长大后便继承了家业。现在的基地建于2020年下半年,共有小蚕共育室5间,主要开展小蚕培育、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及示范推广等,年度共育小蚕1.2万张以上。

  蚕桑产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绿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蚕桑产业也需创新,实现规模省力高效现代化的升级转型。2021年初,该基地与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合作,新建家蚕人工饲料育蚕室1间,并挂牌成立家蚕人工饲料育示范点。通过引进自动化加温补湿设备、家蚕人工湿体饲料切投料机等设备“武装”蚕室,提升蚕室便利高效性,年度内引进4个饲料育家蚕新品种,顺利开展5批次适度规模化小蚕人工饲料育工作,饲养总量超过1000张,单批次最大饲养量达到404张,饲养出的小蚕深受蚕农喜爱。2021年12月中旬,基地利用皓月菁松推广全龄饲料育示范,饲养量为4张,目前已经进入到5龄第六天阶段。

  “如果像以往传统桑叶喂养,一天至少要喂三次,饲料养殖两到三天喂一次即可。”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站站长罗平介绍,人工饲料养蚕模式的推广应用,有望改变千百年来栽桑养蚕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生产模式,推动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除大大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外,人工饲料养蚕还解决了因桑叶质量难以把控,导致蚕丝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在人工饲料养蚕模式标准化带动下,不受季节、气候、自然灾害等影响,防控病虫害和农药中毒,养蚕成功率提高5%~10%。据测算,实现全龄人工饲料育,每年1个劳动力可饲养150~200张蚕种,每张种纯收入600元左右,年纯收入9万~12万元。

  据了解,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规划中,家蚕人工饲料育工作是重点推进工作内容。如今,来宾市农业科学院统筹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科技项目资源,推动建立家蚕人工饲料育示范点6个,其中忻城3个、象州1个、兴宾2个。人工饲料育蚕将成为来宾市“小蚕饲料育、大蚕条桑育”的省力化养蚕新模式。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