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论:铸就百年辉煌 书写千秋伟业—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http://www.texnet.com.cn/ 2021-07-01 08:28:57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7月1日社论:铸就百年辉煌书写千秋伟业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的重要时刻,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站在这个重大历史节点上,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1921-2021,百年成就辉煌。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921-2021,百年岁月峥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走过苦难辉煌的过去,走在日新月异的现在,走向光明宏大的未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到了14亿多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1921-2021,百年波澜壮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坚守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情怀,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这是艰苦卓绝、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伟大胜利。经过一百年奋斗,我们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今天,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这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辉煌历史。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毫不动摇。经过一百年奋斗,我们党依靠人民创造了历史伟业,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带领亿万人民不断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走过百年沧桑,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昂扬奋进在新的伟大征程上!

  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伟大进程。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今天,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这是奠基立业、开辟未来的壮阔征程。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用近30年时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用40多年时间进行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展望未来,到2035年,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风雨无阻、坚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百年,是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历史命运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百年,是中国为全人类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我们深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但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首百年奋斗历程、瞻望伟大复兴前景,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只是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要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开拓前进,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两个务必”,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斗争精神,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办好自己的事,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锲而不舍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进军,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在顺应世界大势中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只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乘势而上,开拓奋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文章关键词:  建党百年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