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的双重挑战下,又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不确定因素的反复叠加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空前压力之下,彰显强劲韧性,激活创新潜能,通过积极的创新发展举措和稳健的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恢复生产、稳定商户、开拓渠道、创新模式,保障了市场的平稳运行,在第二季度实现稳定复苏,三季度实现单季度成交额正增长,四季度全年降幅收窄至5%以内,交出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
2020年我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925家,市场总成交额达到2.28万亿元,同比下降2.22%;其中,中国纺联流通分会重点监测的46家市场商圈总成交额为13477.83亿元,同比增长4.93%,显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两极分化更加明显。
一
总体情况
据流通分会统计,2020年我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925家,同比增长0.33%;市场经营面积达到7618.61万平米,同比增长0.16%;市场商铺数量142.19万个,同比增长0.08%;市场商户数量115.49万户,同比增长0.09%;市场总成交额达到2.28万亿元,同比下降2.22%。
总量规模方面。2015-2020年,我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数量、总经营面积、总商铺数量、总商户数量连续多年实现平稳增长,整体运营良好。受行业同质化竞争带来的优胜劣汰、中心城市核心城区专业市场外迁与转型、新市场投资日趋理性等综合因素影响,总量规模的增幅逐年缩小;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体量与2019年基本持平,无明显增长。总的来看,万平米以上专业市场总量逐年上升,增幅逐年放缓,结构逐年优化。
成交额增速方面。2015-2020年,专业市场总成交额年同比增速依次为2.11%、2.81%、5.12%、3.85%、-1.08%、-2.22%,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自2019年起出现连续两年的下降。
新市场方面。2020年,新开业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类专业市场3家,新开业专业市场总投资额为9亿元,新开业专业市场总经营面积为16万平米。
运行效率方面。2020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商铺效率为160.37万元/铺,同比下降2.30%;商户效率为197.45万元/户,同比下降2.31%;市场效率为29931.86元/平米,同比下降2.38%。
重点监测市场方面。2020年1-12月,流通分会重点监测的46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含市场群)总成交额达到13477.83亿元,同比上升4.93%。其中,35家市场成交额同比下降,平均降幅为15.32%;10家市场成交额同比上升,平均增幅为20.50%;1家市场成交额与2019年持平。从市场运行效率看,1-12月,46家重点监测市场平均运行效率为60535.59元/平米,同比上升4.10%;平均商铺效率为462.62万元/铺,同比上升4.44%;平均商户效率为514.65万元每户,同比上升4.87%。重点监测市场的市场效率、商铺效率、商户效率远远高于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平均水平。
景气方面。2020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管理者景气与商户景气走势基本一致。1-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景气跌至历史最低点;3月份,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稳定铺开和各地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景气指数开始回升。但是,上半年专业市场景气指数不断出现反复,市场管理者与商户对市场运行情况和未来发展的信心不足;下半年,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迎来全年的销售黄金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内贸外贸融合发展、批发零售融合发展,实现了销售额的逆势增长,景气指数稳健回升。2020年,专业市场管理者景气指数全年平均值为43.31,商户景气指数全年平均值为45.02,两项平均数均低于50荣枯线,相较2019年有所下滑,商户景气指数略高于管理者景气指数。
二
结构分析
从区域看,925家专业市场中,东部地区564家,成交额18890.27亿元,占总成交额的82.84%,同比增长1.83%。东部地区是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行业的龙头地区和中流砥柱,在众多产地型专业市场群的支撑下,2020年实现了成交额的逆势增长,东部地区的稳健增长是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成交额降幅减小的主要原因;中部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大,2020年,200家中部地区市场成交额2611.64亿元,占总成交额的11.45%,同比下降20.51%;西部地区161家市场成交额1301.71亿元,占总成交额的5.71%,同比下降12.35%。
从品类看,服装和原、面(辅)料是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主营商品,主营服装和原、面(辅)料的专业市场共655家,占市场总量的70.81%,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71.03%。其中,主营服装产品的专业市场493家,在各品类中成交额最高,达9495.38亿元,占总成交额的41.64%,同比下降6.11%;主营原、面(辅)料的专业市场162家,成交额位列第二,达6702.73亿元,占比29.39%,同比增长2.04%;主营家纺和小商品的专业市场也实现了成交额的正增长,其中,主营家纺的专业市场成交额增速最高,同比增长14.20%;小商品类专业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增幅2.51%。
在全国服装类专业市场中,东部地区市场成交额同比下降2.09%,中部地区市场成交额同比下降17.12%,西部地区市场成交额同比下降18.05%;在全国原面(辅)料类专业市场中,东部地区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2.05%,中部地区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2.00%,西部地区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13%。
三
2020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特点
(一)专业市场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呈现两极分化趋势,2020年,市场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两极分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各区域市场呈两极化发展。东部地区在大量产业集群的支撑下,形成了大量的产地型专业市场,依托完善的产业体系,形成更强的自我调整能力,能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实现创新发展,取得逆势增长。
龙头市场与其它市场呈两极化发展。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经历了较长的转型升级过程,其中,龙头骨干型专业市场已经实现了市场角色的转变、经营模式的转变、管理理念的转变,取得了高质量发展。2020年,这些市场在困境中更具内生动力和竞争优势,在面临严峻压力和复杂环境时,展现出不屈的发展韧性,激发出更大的创新热情。
不同品类市场呈两极化发展。2020年,国内外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给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打开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局面,部分品类的专业市场及时抓住机遇,转危为机,实现了交易额的增长。原、面(辅)料市场积极争夺国际市场空间,在海外疫情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敏锐地抓住国际订单回流的机遇,实现了逆势增长,尤其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了突破发展;家纺市场抓住“宅经济”引发家居用品消费热潮的机遇,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从功能性产品的快速研发上市,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销售渠道,准确地匹配消费者的新需求,迎合消费者的新习惯,在下半年迎来了近年来最大的家纺产品销售旺季,实现了14.20%的迅猛增长。
商户间呈两极化发展。2020年是各行业的大浪淘沙之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危中有机,淘汰了一批商户,也成就了一批商户,创新能力成为商业竞争的核心。疫情催生了一系列新型商业模式,极大地颠覆了传统理念和保守玩法,推动了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积极试水新模式、拥抱新变化、迎合新消费的商户,极大地丰富了自身渠道,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二)专业市场实现三个“融合发展”
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2020年,各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进入了新纪元,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得到了空前应用,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在线娱乐、在线营销方式逆势增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模式成长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0年一季度,为缓解市场歇业对经营总额的冲击力度,全国专业市场开始尝试风格多样的“云开市”,通过线上服务、直播带货、跨境B2B等途径,将专业市场的实体业务搬到线上,改变了市场的管理风格,也改变了商户的销售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濮院羊毛衫市场于疫情期间推进线上开市,出台七大政策鼓励和支持市场商户进行线上交易,另外,市场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各项服务功能全部实现了线上化运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带来的经营压力。常熟服装城积极提供商户直播类场地和设施,为商户线上直播提供模式多样的公共服务,更与阿里巴巴深入合作,打造直播产业带,在商户中培育了一批“网红老板娘”,实现了商户直播的常态化。
值得一提的是,线上云展会概念迅速普及,将商户的新产品信息搬到线上,推动线上展示、线上沟通和线上交易,如海宁中国家纺城推动举办的“海宁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云博会”于2020年3月正式上线启幕,打破了传统展会对时间、空间的约束,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通过传统展贸线上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社交软件、网站、自媒体、云直播、线上支付及担保等工具的打通,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启线上展会的新纪元,实现了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突破。
场内与场外融合发展。2020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打破了市场空间的局限性,实现了场内与场外的融合发展。
一季度,在市场无法正常运营的情况下,积极推动线上办公等公共服务职能,对推动复产复工、降低商户损失、链接产业上下游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季度,在专业市场全面恢复日常运营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下促销活动,激活了专业市场的客流活力,推动了市场成交额的回升。在流通分会发起组织下,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广州红棉国际时装城,虎门富民时装城,沈阳五爱服装城,华海达(国际)服装交易中心,济南泺口服装城,重庆朝天门辖区内渝派精品服饰城、大融汇服装广场、重庆圣名国际时装城、港渝广场等服装市场纷纷开启夏季清仓大促活动,数万家服装品牌商户积极参与,无论是在营销玩法还是促销力度上,都展现了巨大的复苏活力,实现了实体市场的回温引流,同时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销售成果。
三季度,各地专业市场线下展会有序重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携手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秋季)、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中国国际针织(秋冬)博览会等四大专业展会开启“秋季联展”;清河羊绒小镇开启中国·清河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暨2020清河羊绒时装周;汉正街市场举办2020中国·汉正街服装服饰博览会暨首届中国·汉正街电商直播节;广东时装周、常熟国际时装周等时尚活动圆满落幕,2020中国濮院直播带货节成果喜人……各地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积极创新和跨界合作,实现场内与场外融合发展。
四季度,电商行业迎来全年流量最大的“双11”销售周期,专业市场延续线上销售的热潮,以直播为主要模式开展线上零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江苏叠石桥家纺市场,通过南通两大家纺市场商圈协同发展,在下半年的销售旺季中实现了良好的销售业绩,线上销售表现尤其亮眼,成为市场销售额的重要增长点;杭州四季青市场依托杭州强大的互联网产业优势,得益于网红业态的繁荣发展,在2020下半年实现了网络供货量的明显增长,给全年成交额的提升带来积极影响。
内贸与外贸融合发展。2020年6月以来,我国出口受海外需求回暖、防疫物资订单不断以及疫情产生的供给替代效应影响,出现大规模增长,家居用品、小商品、部分医疗卫生类纺织品的海外需求大增,各地专业市场抓住机遇,在下半年打开了出口贸易的新局面;东南亚地区受疫情影响,开工率和生产效率下降,我国流失的生产订单大量回流,通过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的方式,提升了我国纺织服装类专业市场的成交额;2020年,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总数达到31家,辽宁西柳服装城、浙江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山东青岛即墨国际商贸城等专业市场均在新设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名单之中。商务部积极指导各试点市场推进市场采购与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融合发展,发挥叠加效应,降低疫情影响。2020年1-11月,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值6398.92亿元,同比增长33.7%,成为外贸新亮点,对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起到积极作用。
结语
2020年,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20年我国消费处于负增长状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同时应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未来,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应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打开海外空间、深挖内需潜力、突破发展制约、提升管理水平、激发创新潜能、聚焦新型消费,向高速、高质的新发展格局迈出行稳致远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