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绵区新桥镇大楼村元地屯:曾经的“毛巾村”玉林毛织业发源地
在采访玉林市麻纺织厂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玉林织布历史悠久。早在唐代,鬱林出产的葛布就被列为贡品。1921年至1932年间,当时的鬱林县相继开办艺徒学校、东厢职业学校等学校,训练织染技术,使本地织布业蓬勃发展。
民国时期,今福绵区新桥镇大楼村元地屯就以织毛布远近闻名。自1933年一村民从越南带回毛巾织造技术后,这里就家家户户织造毛巾,村民还自创毛巾品牌,产品供不应求。因此,元地屯获得“毛巾村”的美誉,成为玉林毛织业的主要发源地。
新中国成立后,元地屯成立毛巾合作小组,之后发展成为“地方国营玉林县新桥公社新元毛巾厂”。1957年,其产品在广西举办的棉针织品评比展览会上广受好评。
当年毛巾合作小组设在宗祠旁的书房内
据介绍,当年元地屯的毛巾合作小组就设在姚氏宗祠旁边的大书房内。因此,走访元地屯,我们选择先走访姚氏宗祠。
姚氏宗祠的东门保存得比较完整,青砖砌成的小型拱门形美而体坚,上面写着“福履门”3个大字。
穿过拱门,里面豁然开朗,一条青砖铺就的小道直通宗祠。宗祠现为两进大屋,硬山顶设计,青砖墙面,内悬挂着“进士”“大学第”“乡进士”等多块木牌匾。宗祠前,是开阔的水泥地坪,上面还留有一石门槛和一些红砂石台阶。
“在我们小时候,宗祠里就曾作为纺织场所。”现年84岁的村民姚光尊回忆,当时宗祠里摆满了纺织机,整天回响着“唆唆唆”的纺织声。姚光尊带我们走进宗祠旁边的一座老宅里,找出收藏在里面的几架纺织机构件,“这些纺织机都是以前的毛巾合作小组留下来的。”这些纺织机构件基本都由木头组成,上面结满蛛网,蒙着厚厚的灰尘,但都还结实,拿起来能感到沉甸甸的。“以前保存有很多这种纺织机构件,可惜后来丢失了不少。”姚光尊说。
从姚氏宗祠的西门走出来,绕过几座老宅,可以看到一些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围墙。这些围墙高约4米,用灰沙筑成,上面还有炮眼。可惜保存下来的围墙不多,断断续续的。
“这里原来是大书房,后来有学校搬来办学。”姚光尊指着其中一座瓦房子的墙脚说,这些是原来大书房的墙脚,瓦房子就是后来的村民在原来的墙脚上建起来的。再往前,还有一排外面喷涂着白石灰的围墙。“1956年,元地屯成立的毛巾合作小组就设在这里。”姚光尊说。现在,这里已是荒草、杂树丛生。其中,有两株树龄分别为300年和350年的古榕,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沧桑的历史。
村民从越南带回纺织技艺
元地屯兴起纺织业并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毛巾村”,缘于一名多年在越南打拼的村民姚美南。据了解,姚美南曾在越南的华兴织造厂工作,1933年回到老家,发现当时的鬱林还没有毛巾织造产业,便决定把老家之前用来纺织土布的高机进行改造,生产毛巾。
后来,由于姚美南生产的毛巾与当时的名牌产品“黑人毛巾”质量不相上下,且价格便宜,所以深受欢迎。
姚光尊介绍,姚美南织造毛巾时,漂染、牵梳和织造等工序都由他自己操作完成。当时每台机器日产毛巾一打多,每打毛巾售价4.6元、获利达1.6元。相比织布,成本低、利润高,且销路不错。于是,村民们纷纷效仿姚美南,把原来织布的高机改造成织毛巾的机器。“那时,村民一般只懂得织造毛布、麻帆布等土布,质量较差,上不了档次,挣不到钱,所以,看到姚美南通过织毛巾挣到不少钱,便纷纷仿效。”姚光尊介绍,1936年,就有姚祖萼、姚敬言等10余户村民相继成功改造高机开始生产毛巾。自此,元地屯开始了家家户户织造毛巾的历史。
村民自创毛巾品牌,产品质量提高
随着毛巾产量不断增多,为了打开销路,元地屯村民开始在毛巾的花色上下功夫,增织了浴巾、起花的十字巾、彩格巾、彩条巾、单面毛巾等,包括青、红、白、紫等各种颜色。后来,不少村民还自创毛巾品牌,如“利民”“永成”“先施”等,名噪一时。“随着纺织经验的不断提高,元地屯的毛巾质量和数量也跟着提高。”姚光尊说,到了后来,每台机器的产量由原来日产一打多毛巾增加到两打多毛巾。一些村民还招收学徒工,雇佣工人,加班开夜工。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外货输入锐减,鬱林的纺织业获得极大的发展,元地屯的毛巾织造业也越发兴旺起来,货源供不应求,产品远销川、滇、黔等省。“那时,元地屯家家户户都织毛巾,青壮年男子担任漂、染、洗、牵梳和买卖工作,女子则坐在机器前织造。”现年50多岁的村民姚德汉还记得他家以前有4台纺织机,除了母亲纺织外,还请工人帮忙。“以前我们村的女子从小就学习织毛巾的技艺,出嫁时一般都有纺织机作为陪嫁品,婚后发挥自己的特长织造毛巾,其他地方的一些贫困家庭还因娶到我们村的女子而走上致富的道路。所以在当时,附近乡民都以娶到我们村的女子为豪。”
姚德汉说,以前,因为织造毛巾,元地屯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经常有人挑猪肉、牛肉、鱼和豆腐等摆卖,村里热闹得像圩市一般。
成立毛巾厂,产品获业内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元地屯成立了毛巾合作小组,直属当时的鬱林县手工业联社所辖劳动协会。1957年春,毛巾合作小组改名为“地方国营玉林县新桥公社新元毛巾厂”,共有47名职工,除了本村织户外,还有来自霞山、田横、岭背等外村的织造能手。
姚德汉介绍,当时毛巾厂很注重学习。1956年8月,就让职工姚光述到武汉市第二毛巾社参观学习一个多月;同年10月,会计姚祖贵又到南宁手工业干校学习业务。姚光述和姚祖贵学习回来后,不断把毛巾厂的工具和品种加以改良。原来的手摇单筒打纱改为半人工机械多筒打纱,原来的木机织造部分改用铁木机织造等;品种方面,由原来仅生产洗面巾和洗身巾扩展到生产枕头巾、儿童毛巾被等;漂染方面,仿照武汉、广州工业区的先进技术,精心设计煮、印、漂、染等工序,使毛巾品种花色增至10多种。
1957年,在广西举办的棉针织品评比展览会上,新元毛巾厂参展的毛巾以质量柔软、具有民族特色等优点获得了表扬。1958年,新元毛巾厂职工增至160人,机器增至60多台,除继续织造毛巾外,还增织棉布。然而,1962年,因多种原因,新元毛巾厂被解散。但元地屯的村民仍继续织造毛巾,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