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宁波时尚供应链云大会,共享企业管理新发展智慧

http://www.texnet.com.cn/ 2020-10-26 09:14:31 来源:经纬看时尚

  2020年10月22日下午,2020宁波时尚节供应链云大会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会议楼二楼多功能厅举行。以构筑时尚产业高质量生态链、产业链为目标,组织时尚产业上中下游供应链要素新品发布、供应链智慧方案讲解、时尚趋势研讨和对接洽谈,实现创新时尚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协同、优势互补。

  2020宁波时尚节供应链云大会采取专家分享+现场沙龙的形式,以“后疫情时代服装品牌大数据应用与智能化管理”为主题,从行业发展趋势、大数据应用、品牌实践与智能化管理多个维度出发,共商时尚产业发展大计。

  本次大会邀请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大鹏、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任乔艳津;宁波市的领导,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炳荣、宁波市经信局姚珂军;各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和大型知名企业的资深专家,供应链管理、大数据与智能制造的领军人士以及纺织服装行业领域知名企业家,共享服装品牌的管理新发展智慧。

  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炳荣:

  “时尚服装是宁波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宁波培育“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标志性产业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构建时尚产业生态,去年开始宁波在国际服装节的基础上升级举办时尚节,通过构建大平台、促进大融合、实现大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名城,构建高水平供应链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今年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全球产业布局的深刻调整,也给时尚纺织服装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创意设计、智能制造、品牌营销、时尚展示、传播等链条节点同步发展,打造时尚纺织服装产业链条,努力实现危中寻机、开辟新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大鹏: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依然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同时国内市场消费变革与渠道变革的叠加,给我们的企业市场营销也带来压力。对供应链的创新协同与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供应链的创新发展实际上就是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转型变革的重要体现,也是产业生态重构和产业能级提升的重要标志,一方面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都要不断的提升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内在柔性和外在协同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快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更为柔性、敏捷、扁平和共享的供应链系统,生态和品牌全链路运营,形成融合,全面提升供应链的运营效率与效能,并形成研发协同、文化共融、绿色共生的一体化的价值创造体系,已经成为了行业十分迫切的任务。”

  专家主题分享环节演讲要点

  2020年经历疫情后的消费者在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服装品牌企业要在消费大数据挖掘上下功夫,通过智能化的科学管理,提高企业运营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品牌+”等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和赋能,不断提高传统制造业高新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水平。此次供应链云大会邀请太平鸟、酷特智能、国誉信睿、慈星股份、舒普智造等知名服企分别进行专题演讲。

  杭州国誉信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曾挺:《数据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控制与库存供应链协同》主题分享

  目前来说,零售行业的挑战大家比较熟悉,从货场人变成人场货,这已经是大家比较了解的,人场货是基于客户喜好,基于喜欢的商品,以对的方式卖给对的人。这是行业的一个转变。

  现在很多企业的数据局限、系统间难以协同、重复搭建,尤其是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交换结合上会存在很大的障碍。

  当前的瓶颈是个性化需求,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第二是产销协同。第三,无法参与款式的竞争,传统的服装行业款式的研发、款式的评定与销售结果没有关系。大数据预测提前准备物料和采购,原材料商协同供应,这是驱动的关键。至于新制造革命,在中国已经做得不错了,供应能力的提升也是常态。

  宁波太平鸟时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总监黄奇辉:《后疫情时代的线上服装品牌供应链管理》主题分享

  第一,供应链上限即销售的上限。

  消费者可容忍的时间就是供应链的上限,我们在跟时间赛跑。供应链的上限即为销售的上限,供应链会成为销售的瓶颈,如果被突破就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是供应链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二,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尚未被满足的品质需求。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还有哪些?品质。全网数据显示我们电商公司有很多数据,消费者品质体验未被满足。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未被满足的品质需求,从供应链角度,我们要明白,极致追求速度的同时一定要保障品质,或者可以倒过来理解,只有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才可以极致的追求速度,才可以可持续发展,才可以有核心竞争力。

  第三,快速组织大规模生产能力。

  后疫情时代供应链核心需要突破的能力有哪些?这两年一直有企业、有专家跟我做互动,小单化、定制化、个性化供应链需求一直被大家在研究,努力在突破。所有供应链是为消费端做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认为后疫情时代互联网+的供应链核心要突破的一个能力是快速组织大规模生产能力。

  浙江瑞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九生:《论智能物流装备一体化方案在纺织服装行业的重要性》主题分享

  今天基本以纺织服装企业为主,纺织服装企业有以下几个模块:首先是面辅料的存储、管理、裁剪,印花绣花、缝制、整烫包装、仓储运输物流。个性化、快反化、柔性化、数字化都离不开这七大模块,而这七大模块靠人肯定做不到,需要工具。哪些工具能实现呢,就是七大模块对应的产品,数字采集、悬挂系统,物流分拣设备、成品的立体库等,去配套,才能完成这些任务。

  麦斯(MES)系统,把整个企业分成七大板块,立体仓库、智能货柜、数据采集、吊挂、分拣、定制类,机器人搬运,这七大产品可以服务于纺织服装企业。设计到管理方面的东西都利用这个系统管理,整个系统可以涵盖所有的环节,从裁片开始管理,通过管理系统,系统跟硬件相匹配。后整,包装物流环节,怎么样输送数据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真正做到数据化。

  慈星股份执行董事、副总裁李立军:《针织毛衫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主题分享

  数字化工厂柔性供应链。这个平台是软件体系,基于云的管理体系,可以把产业参与者从上游到下游,从设计师到客户、品牌、制造商、原料供应商一直到物流,整个环节通过这个图融合在一起,我们用到了物联网和云的技术,以及5G技术,始终实现个性化设计、快速反映。我们要做柔性供应链,对制造商来讲最好这个衣服不要有库存,我们如何做到去库存化,实现众筹的销售模式,拿到订单以后实现快速生产,而不是规划了,设计师做设计,做流行趋势的研判,原来的周期是六个月以上,现在流行趋势的变化非常快,这个月流性下个月就不流行了,快速消费者需求如何快速变成产品马上交给他,这是我们做这个事情的意义所在。

  针织领域非常适合做C2M。5G模组,跟中国移动做了战略合作,用到我们装备里面,我们想尝试做全球化的分布式协同生产,用数字化管控模式,工厂可以分布在世界各地,比如消费者在米兰,我们会发到佛罗伦萨的工厂,整个流程是分布式,设计师可能在纽约,消费者在米兰,平台在宁波,实现全程数字化的生产模式,最大限度的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原来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这个衣服没有必要在中国生产完再运输到海外去,我们也想把这个技术推广出去,分布式共享工厂的模式,通过这个环,把数据发送到不同的工厂,而且对工厂来讲,也可以利用闲置资源,他的信息也是不对称,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对称,把消费者需求和工厂生产能力打通,实现扁平化的生产。这是我们正在做和推广的事情。

  宁波舒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红国强先生:

  车缝事业部,这是服装自动化的产品,这个产品有四个工序,这个设备可以自动完成,一个人可以看四台机器。

  热传印,在国内针织厂里都有采用,机器的特点就是,普通的工人一天做热传印只能做800件,但是用这个机器可以做到4000多件,可以节省很大的人工,提高效率。

  双头拼橡筋机,可以自动接橡筋,不需要人工缝制,我们做的设备主要是根据生产线的痛点,帮客户做一些解决方案。使用机器节省劳工,也降低了很多成本。

  智能制造事业部,是一个新部门,这是立体仓库,这个先生在做入库,都是自动完成,会自动找库位,数据记录也很清楚。包括分拣、包装、装箱。智能化改造需要牵涉到很多细节,除了软件以外,实际应用还是需要很多技术方面的配合。

  专家论道环节

  数字时代品牌精细化与供应链管理

  专家论道环节主题为“数字时代品牌精细化与供应链管理”,以专家座谈的方式进行。

  曾总认为,实际上在第一步IT结构框架没有做好的情况下,数据基础和数据混乱的情况下无法做到数据中台,数据中台是在业务逻辑、业务数据、业务在线的情况下,要做的是数据业务化,数据赋能业务。

  慈星股份执行董事、副总裁李立军就自己企业在针织这条路上怎么样实现更少的用工,更高的效率,生产更精美的产品,无非就是完成这三个诉求,用更低的成本,再加上快速的响应市场,这也是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分享了经验。

  刘总就也以企业自身的发展历程为视角,分享了逆向管理思维、平台思维、数字化思维、引领潮流思维四个可供企业学习的思维。

  随着云计算、5G等技术兴起,以移动化、社交化为特征的管理模式随之而起,对纺织服装企业或者是品牌方来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渠道的融合、业务链打通上可能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无论是围绕经济大环境,还是新消费时代,企业任何创新以及改革、数字化的改造始终都要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满足这一点去展开,如何利用好新数据、大数据、新能源,以及企业内部业务痛点、业务逻辑的梳理,再深化我们的组织架构、人才团队的建设,几位座谈嘉宾就这些问题在今天的云大会上作出了不一样的解答。

分享到: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